甘肃省着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全面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生动诠释“黄河之滨也很美”。
一、立足资源优势找定位。黄河在甘肃境内两进两出,干流总长度913公里,总流域面积达14.59万平方公里。甘肃区域内黄河文化积淀深厚,既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黄河上游多民族文化的集聚地、丝绸之路的“黄金带”。甘肃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人文、生态和经济价值,编制出台了《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集中打造黄河上游文明发祥保护展示高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示范高地、黄河文化交流互鉴创新示范高地、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高地“五个高地”。
二、加强系统保护上水平。依托兰州大学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成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为研究发掘、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提供科技、学术支撑。启动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成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开展甘青两省湟水流域联合考古调查。实施炳灵寺石窟等50余项黄河流域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实施马家窑等10处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永泰龟城等34处黄河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
三、壮大文旅产业提品质。全面提升甘南“天下黄河第一弯”、兰州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等黄河特色旅游景区及线路产品业态。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条线路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3条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黄河沿岸6个村和3个乡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镇(乡),黄河文化和旅游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四、讲好黄河故事铸品牌。加强黄河文化题材艺术创作,创排了《大禹治水》《八步沙》等一批黄河主题的舞台艺术精品,举办了“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等多场文艺演出。积极跨省推广营销,开展“环西部火车游”“畅游交响丝路·启航如意甘肃”等推介营销活动,吸引其他省市与甘肃加强黄河文化和旅游合作。成功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活动,促进了黄河文化的国际国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