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地方节能实践

安徽:多措并举齐发力 节能增效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1/08/24
来源:环资司
[ 打印 ]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实施能耗双控制度,围绕“力争完成一个目标、加强两项保障、突出三大抓手、抓实抓好四大重点领域节能”,扎实推进节能工作,能耗双控考核多年获得超额完成等级,获得国家通报表扬。

  一、力争完成一个目标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始终以完成国家下达的能耗强度控制目标为引领,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6%,以年均3.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3%的GDP增长。2020年以占全国2.95%的能源消费,支撑了占全国3.81%的经济总量。

  加强两项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省政府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邓向阳常务副省长、何树山副省长为副组长,30多家省直单位为成员的高规格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能耗双控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财力人力保障。省财政每年安排节能与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含公共机构节能经费),支持各地开展节能示范城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重点项目以及高耗能行业能耗限额标准体系建设等。组织开展覆盖全省16个市、100多个县区节能主管部门能耗双控、节能审查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能耗双控业务能力。

  三、突出三大抓手

  一是强化节能工作统筹谋划。省政府及时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将全省“十三五”节能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省节能办每年组织召开能耗双控工作推进会和调度会,研究部署能耗双控重点工作;及时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明确各市政府责任。

  二是强化源头控制和过程管控。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印发《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新上耗煤项目,严格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严格过程管控,按季度发布全省及各市能耗双控进展情况通报和“晴雨表”,并在省政府网站和省内主要媒体进行公布,督促各市根据通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三是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严格执行节能目标考核问责制,省政府在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列为“一票否决”事项。组织开展市级政府年度能耗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对未完成“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3个地级市予以“一票否决”。

  四、抓实抓好四大重点领域节能

  一是扎实推进工业节能。加强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组织开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领域国家重大专项节能监察。积极开展日常节能监察,组织30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源审计工作,进一步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组织开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积极推进高耗能企业落实能效“领跑者”制度。对全省180家重点耗煤企业开展“一企一策”耗煤管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2个百分点。

  二是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等政策文件,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组建全省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整合58家省内龙头企事业单位设计、生产、施工、科研能力,年实施能力超过1500万平方米。合肥市被列入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三是积极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铁水、公铁、空陆联运和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蚌埠市国家绿色交通城市、岳武高速安徽段绿色公路项目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导和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加快淘汰老旧运输车船,推广应用新能源、LNG等清洁能源。全省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增加272%。

  四是深入开展公共机构领域节能。在党政机关办公和业务用房、学校、医院等新建建筑,率先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引领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应用,稳步推进省直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组织签订省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合作协议,省暨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上线运营。全省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较2015年累计下降15%。

  下一步,安徽将继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节能增效、绿色发展,压实节能目标责任,把安徽好山好水保护好,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供稿)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