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起步之年,省委、省政府围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实施工业“双百”行动出台的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改革和土地优惠政策,优化了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城镇化加速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我省节能空间变窄,保增长与降能耗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季节性电力供需矛盾加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仍然突出。工业生产要素成本呈逐步上升趋势,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燃料动力等价格将呈现上涨趋势,必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对我省工业而言,发展的机遇与不确定因素并存。
根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今年全省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路径,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双百”行动,全面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抓好全社会节能降耗,着力加大对外开放合作,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扩大良好发展态势,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采矿业和制造业)4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0亿元,增长30%;节能降耗完成当年限额指标。
确定上述目标,强化经济运行协调服务,巩固良好发展态势。高度重视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增强工业经济运行调控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重点,强化服务,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进一步做好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快、影响大、范围广的情况,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及时掌握主要工业运行指标的波动变化情况,监测分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指标变化曲线,及时掌握产销动态及价格变动趋势,主动把握经济运行的动态变化,发现经济异常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分析判断经济发展走势,发挥超前预测、预防预警的作用,适时调整运行工作的切入点,适时提出政策措施及建议,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更好地为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二)进一步做好对地区和企业服务协调工作。全面掌握各地区企业的生产及要素配置情况,根据各地区、各园区、各企业不同特点,结合重点项目情况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做好地区工业运行目标的分解落实工作。加大对重点地区及工业园区的指导和协调力度,上下联动,紧密协调,合理调配,掌握好经济运行工作的力度和节奏,使经济运行工作更加协调有效。强化对重点企业运行调度协调,坚持生产要素向有市场、有效益、有后劲的骨干企业倾斜,引导支持企业抓住市场回暖时机,加大生产负荷,促进产能充分释放。加强2010年下半年新投产项目的跟踪监测,力促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加强对亏损企业的调研,特别是做好千万元以上亏损大户的分析监测工作,认真进行剖析,采取“一企一策”制定扭亏增盈措施,加强调度,密切跟踪,切实使减亏扭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进一步做好铁路运输协调工作。铁路运输协调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支持铁路运力向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物资倾斜,优先安排重点企业物资运输,努力满足重点企业对物资运输的需求。要进一步坚持铁路运输协调机制,坚持运输协调例会制度,加强与青藏铁路公司和重点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了解掌握运输需求、运力配置、运输矛盾等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运输需求。督促重点企业加强产运销衔接,加强装卸组织,确保随到随装,提高装车效率。坚持公铁分流,努力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矛盾。
(四)进一步做好电量供需平衡工作。针对去年以来我省新增发电装机有限、用电量增长迅速,外购电难度加大,电量平衡形势由季节性缺电逐步转变为全年性缺电局面,进一步加强对电力供需状况的调研分析及电力市场的预测、预警,优化电力调度,积极采取外购电措施,保证全省用电需求,确保电力电量平衡。加强与黄委会水调办和西北电网公司间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黄河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作用,发挥我省水电资源优势,同时,增加电煤储备,合理安排火电机组开机方式,尽量减少我省电量短缺的矛盾。研究制定跨省、跨区域电量交易政策措施和外购电价消纳办法,尽力弥补外购电价差。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增强用户节电意识,引导电力用户科学合理用电。进一步优化电网调度预案,编制有序用电方案和极端情况下拉闸限电序位,提高危机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居民生活、重点单位以及企业生产用电。
(五)进一步做好金融协调服务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金融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局及各商业银行的沟通协调,解决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坚持银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交流企业流动资金和建设项目信贷需求情况,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及项目的认知度;及时掌握金融机构在放贷政策、贷款取向、贷款进度等方面情况和信息,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结合点,推动银企更好合作。适时组织银行与企业的资金对接,切实解决企业资金需求,更好地发挥金融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势,缓解工业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资金紧张矛盾,推动银企双赢,共同发展。
(六)进一步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有效发挥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纽带作用,根据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减轻企业负担的主要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协力推进,确保在治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清理和纠正乱摊派、督促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上取得显著成效,在建立减轻企业负担长效工作机制上取得新的突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形式,积极宣传各项惠企政策,公开涉企收费项目和标准,总结推广专项治理工作中的好方法、好经验和典型事迹,曝光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减负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七)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有关部门工作部署,高度重视工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主动联系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联动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工业行业安全生产指导管理责任,加强经济运行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机衔接,在着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同时,统筹考虑运行工作中的安全生产问题,注重预防,加强指导,落实责任,狠抓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强化安全生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青海省经济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