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建设年”、“作风建设年”和“环境建设年”。做好2011年经济运行工作,对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我们必须抓紧抓好,力求取得实效。
(一)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预警工作
1、根据“十二五”规划和全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运行态势及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供需状况的监测,把握宏观经济及本省经济运行的走势,逐步完善《煤电油气运运行态势监测月报》、《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监测月报》和《全省及分地区经济运行态势监测月报》。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议。
2、建立并完善贵州省发展改革系统经济运行纵向监测制度。一是按照全省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按照每季度(月、旬)等对全省经济运行和生产要素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二是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要求,按照各市、州、地发改部门的报送情况,对各市、州、地、县经济运行基本情况进行增比进位情况分析;三是按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体系,对全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监测分析,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四是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对约束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3、抓紧建立与有关部门、协会和重点企业的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例会制度,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地区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判断经济运行形势的变化,提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建议。
4、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及全省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各地经济运行调节部门、重点联系企业的沟通衔接,进一步提高信息交换的时效性和运行调节的工作效率。继续做好《贵州省经济运行监测信息》和《经济运行信息》的编制工作,指导全省的相关工作。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
要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要求,紧紧围绕“五大基地”建设目标,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优势原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轻工产业发展,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1、加快推进能源产业发展。重点抓好清镇、兴义、都匀、桐梓电厂建设,力争2011年建成投产180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盘县电厂“上大压小”改建、六枝电厂、织金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一批电源项目。加大煤矿资源整合和大矿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争取国家尽快核准肥田、龙凤等一批大型煤矿项目,力争新增煤炭产能2000万吨以上。加快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2、加快培育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快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着力推进振华集团年产1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技改、百灵制药原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
3、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编制和实施全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扩区调位。着力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管理和配套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
(三)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节约能源,确保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达到国家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低水平高耗能企业发展。积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化工、建材、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节能发电调度。强化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技改和节能管理。全面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普及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完善能效标准和节约产品认证制度。落实能源节约经济政策。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监察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节能统计、监测制度,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节能执法监察。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普及节能知识,加强消费引导,实施全民节能行动方案。
(四)继续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继续做好贵州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逐步形成应急物资管理和生产调运保障网络,根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及时做好重要应急物资调运与协调。
(五)继续做好交通和物流等相关工作
年内建成铁路里程110公里,开工及在建里程达到2300公里。开工建设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大力实施“县县通高速公路”工程,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94公里,全省累计超过2000公里。要加快建设乌江航运工程,建成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加快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和遵义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六盘水、毕节机场。进一步提高客、货运载能力,保障煤炭、化肥等重要货物运输,并保持客运量的稳步增长。
同时,继续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扎实推进贵阳金阳物流园区、毕节远航物流园区、都匀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建设。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