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目标任务及工作思路
(一)2011年目标任务
按照省政府今年目标任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18%以上,产销率达到97%以上,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0以上;新产品产值新增200亿元以上;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800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国防科技工业总收入320亿元以上;非公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0%,新增中小企业4万户,力争大部分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对接合同项目开工建设。
(二)工作思路
一是抓运行调度。抓好1000户重点企业、5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户成长型小企业和100个产业集群专业镇为重点的监测、预测、调度,促进企业扭亏增盈,重点加强经济运行中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监测分析,及时进行预警调控、主动调控。
二是抓要素衔接。充分发挥铁路、公路、水运联合运输作用,保证煤炭等重要物资运输畅通,切实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冬)工作,确保“无非计划拉闸限电,无缺煤停机,无电网大面积运行事故”。完善应急预案,化解煤电运等要素供给均衡性和需求波动性矛盾。
三是抓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调度,加大项目调度的频率和深度,采取多种方式,每月对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和列入省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调度。跟踪落实好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会议上洽谈的合同项目的落地开工。今年争取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个竣工,新开工项目200个,建成达产。加强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度,力争工业投资项目库由上年的10000项扩大到12000项,其中六大装备制造基地技改项目240个,总投资344亿元。
四是抓产销衔接。继续在省内外搭建优质材料、汽车、煤电、轻纺名优产品等的销售平台,组织企业参加有关会展,提高省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是抓银企对接。选择好项目向银行推荐,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对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地推进银企合作。建立项目征集、发布、协调调度制度,形成政、银、企合作对接的长效机制。
六是抓企业减负。深入开展企业负担调查,彻底清理涉企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七是抓转型升级。全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做强、非公经济创业创新、加快两化融合、加快皖北工业发展的工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五大攻坚推进活动,把全面转型贯穿于工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安徽省经信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