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兵团经济运行工作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新疆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国发32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和着眼点放在抓好兵团工业经济运行上。加强运行指导和问责,加强综合协调和调度,加强监测分析和预警,积极摸索做好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科学方法、有效手段和实现途径,对于安排组织好全年工业生产,保障工业运行平稳健康,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兵团“十一五”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和有效的督促作用。
“十一五”时期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特点
按照兵团党委工业工作会议要求,兵团工业局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紧紧围绕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中心,以企业改革和技术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兵团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一)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按照兵团党委“构建两大基地、壮大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主要指标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预计“十一五”时期兵团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比“十五”时期高10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7%提高到2010年的25.2%,增加近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30亿元,比2005年增长10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0以上,提高92点。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增长,其中:番茄酱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比2005年增长84.6%;机制糖达到1.75万吨/日,增长29.6%;棉纺锭规模超过300万锭,增长2.17倍;水泥产能达到1500万吨,增长2.27倍;聚氯乙烯产能达到120万吨,增长3.58倍;焦炭产能达到120万吨,增长2.64倍;煤炭产能达到1200万吨,增长2.09倍;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增长3倍。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预计到“十一五”末,食品、纺织、建材、化工产业加工基地基本形成,能源电力等基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六大产业支柱地位初步确立。预计到2010年底,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37.84亿元,比2005年增长2.36倍;纺织工业22.74亿元,增长4.86倍;建材工业17.5亿元,增长82.3%;化学工业52亿元,增长70倍;能源工业24.26亿元,增长2.29倍。预计2010年,工业增加值在兵团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提高到25.2%,年均增加近2个百分点,带动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0:25:35调整到2010年的35.5:34.5:3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9.5个百分点。兵团工业增加值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5.9%上升到2010年的10%以上,提高了4个多百分点。兵团农副产品加工在调整中快速发展,棉花加工转化能力由不到10%提高到30%。聚氯乙烯、焦炭、煤制化肥、电解铝等一批优势矿产资源转换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优化了轻重工业结构,轻重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53:47调整优化到2010年的49:51,为兵团重化工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五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近60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3倍,其中2010年预计超过220亿元,占全兵团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比2005年增长4.66倍。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900亿元,比2005年增长2.23倍。一批投资数亿至上百亿元的氯碱化工、煤化工、电解铝、建材、电力、煤炭等重大项目相继建设并投产,尤其是天业集团12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使天业集团一举成为全国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生产企业,由其创造的循环工艺模式成为该行业循环经济的典范。
“十一五”时期经济运行调节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水平。学习掌握运用国家政策,有效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家产业政策新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规律,进行经济运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协调,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应对措施。
(二)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时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建立了百家重点联系工业企业统计月报表制度,建立了年度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统计报表制度。尤其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工业经济运行月度和季度分析制度及相应的经济考核指标,巩固了企稳回升向好的势头。
(三)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建立经济运行责任问责制度。针对“十一五”以来,各师及大中型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异常波动情况,及时提出书面问责,要求及时分析提出限期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各师经济运行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尤其通过加强对兵团重点行业、企业和园区运行情况,以及重点产品价格变化和市场走势的监测与分析,有效降低企业发展风险,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四)建立经济运行月度、季度会议分析制度。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针对企业出现的经营困难,及时组织召开各师、大中企业参加的经济运行调度会议,通报情况,解决问题,对于巩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了经济运行保障要素监控。进一步完善了对电煤供应及储备、电力生产及供应、铁路运输协调等情况的监测。对兵团工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跟踪监测,重点对大中型企业和大宗原料进行监控,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六)建立《兵团工业简报》编发制度。为及时通报交流各师、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好的作法和经验,积极促进经济运行工作健康发展,累计编发《兵团工业简报》261期,受到企业的好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