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2011年全国经济运行工作会议

江苏省“十一五”经济运行调节工作总结

2011/05/30 运行局
 

“十一五”时期,江苏省工业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登上了新的台阶,新型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及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7.0%、21.9%、26.5%和29.4%。“十一五”期间,围绕年度运行工作目标,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较好地履行了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业品市场开拓、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培育、应急管理物资保障等工作职责。

一、常规性工作注重提升水平

做好工业经济运行调控和监测分析,及时反映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既是我局的主要职能,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委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的基础性、前置性、经常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当好领导的参谋,提高措施建议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1、加强运行调控,确保完成预期目标。深入企业和基层开展调研,指导地方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做好生产要素的协调工作。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合理制定地区有关工业发展目标,密切加强跟踪监测,强化工业经济的运行调控。经过全省工业战线的共同努力,我省工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率先回升。“十一五”末,全省规模工业总量实现新的跨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21223.8亿元和90635.0亿元,主要行业平稳较快运行,万亿元产业增至6个,新兴产业产值超2万亿元,占比达到23%。

2、夯实运行基础,不断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制订下发《关于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的意见》,建立起纵横交错、有效运行的监测分析工作体系。一是着力抓好江苏省工业经济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监测企业530户,实现397户大型工业企业全覆盖。二是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对原有基础数据库进行调整、完善和扩充,突出抓好九大基础数据库建设。三是完善分析通报制度。坚持全省工业增加值、工业品价格月度通报制度,做好主要原燃料和工业品价格监测周报,对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和消费品工业、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等进行季度分析并通报。开展六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船舶、汽车等特色产业专项监测分析。四是做好重点分析工作。强化与周边省市运行情况比较分析、省内重点地区运行情况跟踪分析、领导关注的热点分析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分析。

3、围绕转型升级,增强新增长点导向作用。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每年都选排一批技术层次高、带动作用强的产品(项目)作为省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着力培育,突出抓好重点增量项目,充分发挥新增长点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要素供应、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确保新增长点项目按期达产达效。

二、开创性工作注重抓出亮点

机构改革后,经济运行局增加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品市场开拓两大新的职能,工作基础弱,创新要求高,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要求我们抓住重点强势推进。

1、立足两业互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强调研,强化政策研究和理论指导。编制了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初稿),与南京大学合作完成《提升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路径》课题研究。二是重点推动,着力打开工作局面。制定下发了《江苏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产业服务示范园认定办法(试行)》,并为两家“两化融合服务产业示范授牌贯彻落实国家11部委《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拟定《关于加快我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并举办2011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升级国际论坛。

2、突出市场导向,创新组织市场开拓活动。一是努力帮助企业拓展内需市场,连续在省外举办多场“江苏产品万里行”活动,合同及意向成交累计总金额超过100亿元,有效地提升江苏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二是组织工业企业参加第四、五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三是组织江苏企业与国内大型整机(车)集团开展零部件协作配套,深化专业化生产,拓展市场空间。

三、应急性工作着力建章立制增强保障能力

    新形势下,工业和信息化的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国防动员、反恐等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强化队伍建设。一是迅速做好汶川地震等重特大事件应急物资调运。在约一周的时间内组织帐篷生产企业24家、活动板房生产企业169家,生产发运救灾帐篷30359顶和2万套过渡安置房所需材料。二是着手调研,制订全省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应急保障管理办法。明确各级经信部门在应急物质保障中的责任,强化应急管理网络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三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全省医药储备能力和管理水平,保证了灾情、疫情及突发事件发生后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及时、有效供应。四是积极学习、加强宣传。以“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协调三大通信运营商在省内发布“防灾救灾日”宣传周公益短信。五是强化基础,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应急物资生产能力调查,搞好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台帐,确保应急需要。 江苏省经信委提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