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2011年全国经济运行工作会议

加强协调 着力破解铁路运输难题

发布时间:2011/04/28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新疆铁路作为国家能源资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等相关部委以及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立足新疆实际,努力克服铁路运力长期紧张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在铁路建设、运输协调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十一五”时期加强铁路运输协调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针对我区存在的路网薄弱、运能不足、车皮紧张等问题,为不断提高铁路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安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适应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我们从加快铁路建设、强化运输协调、大力挖潜提效等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铁路建设,完善路网结构

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委牵头完成了《加快新疆铁路路网建设构筑能源资源大通道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从出疆通道、区内环网、铁路枢纽及专用线建设等层面提出我区铁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同时,自治区专门成立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铁路建设项目立项、用地审批、环保评估、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加快新疆铁路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十一五”期间,新疆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每年都有大量的铁路项目同时在建。截至2010年底,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边规划边建设的民生工程——喀什和田铁路建成,结束了新疆最边远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奎北铁路的建成结束了中国唯一一个千万吨油田和石化基地(克拉玛依)没有铁路的历史。随着一批新线的建成投产,新疆铁路运输能力大大增强。

(二)狠抓制度建设,完善协调机制

“十一五”期间,在坚持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委与乌鲁木齐铁路局运输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我们适应新的形势,从四个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一是建立了自治区与铁道部定期会晤机制,重点研究解决新疆铁路建设和运输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了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定期报告新疆铁路运输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度。三是建立了我委与西北地区各省区经济运行主管部门、相关铁路局的沟通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西北区域内铁路运输共性问题。四是建立了由我委牵头,铁路、公路、民航等部门参加的自治区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综合运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确定运输重点,合理调配运力

围绕“十一五”自治区经济发展目标和新型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我区从优先保障、重点安排、适当平衡和总量控制四个层面确定了铁路运输保供次序,合理配置铁路运力。按照优势优先原则,有限的铁路运力资源优先保证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和高附加值产品运输。结合自治区重点发展产业和重点支持企业,确定了铁路运输重点支持企业,在运力上给予倾斜。

(四)加强组织调度,保证重点运输

一是我委会同乌鲁木齐铁路局每月组织召开月度计划衔接会,对重点物资在运输计划上予以保证。二是每周组织召开一次重点物资、重点企业铁路运输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重点物资、重点企业铁路运输中的具体问题。三是在日常调度中,铁路部门对重点物资实行计划优先、配车优先、装运优先。四是对国家安排的重点物资抢运任务,我们都会同铁路部门制定详细的运输方案,通过采取月计划、周安排、日调度方式,确保完成抢运任务。

(五)实施公铁分流,缓解运能不足

为解决南疆铁路施工造成运输能力下降问题,确保棉花出疆运输,我委积极争取自治区出台了公铁分流财政补贴政策,协调铁路、公路运输部门和相关棉花经营企业,采用公铁联运方式运输出疆棉花。2010年第四季度公铁联运棉花10万吨,财政补贴500万元,确保了南疆地区棉花顺利调运出疆。

(六)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增加车皮

一是结合19个省市援疆工作,加强与兄弟省区、铁路局的沟通协商,努力挖掘进疆货源潜力,全力组织进疆装车。二是与甘肃省工信委共同争取铁道部支持,增加乌兰两局间循环专列的开行数量,满足河西走廊地区对新疆煤炭的需求。三是积极与铁道部对接,支持在疆的大企业以及大项目配套购置部分自备车。四是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支持,落实资金1亿元,对调入我区的空车增量部分给予奖励。

(七)积极挖掘潜力,不断提高效率

为适应铁路运输大进大出、始发直达的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十一五”期间,我区克服各方面的阻力,在铁路枢纽地区开展专用线整合工作,通过实行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初步改变了专用线散、乱、差的面貌,运输效率大幅提高。以乌北站为例,整合后装车能力提高了55.4%,卸车能力提高了15%,调车作业量减少了61.1%,直达列车开行比例从整合前的51.3%提高到86.5%。

(八)畅通亚欧陆桥,扩大向西出口

“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大对阿拉山口铁路口岸投资改造力度,不断提高口岸过货能力。2010年口岸过货量达到1500万吨,居全国首位。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过货量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

为增加向西出口运量,一是着力解决哈国接卸换装能力不足问题,将部分出口货物放在我方口岸换装,同时对出口货物简化换装方式。二是积极研究从霍尔果斯口岸用公铁联运方式运输货物,进一步增加向西出口运输能力。三是加强与内地省区、沿海港口合作,吸引更多货物通过阿拉山口向西出口。

通过以上努力,“十一五”期间我区铁路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3.13亿吨,其中出疆物资运输2.13亿吨,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35.5%和34.8%。累计调运出疆石油1.09亿吨(含管道运输)、棉花1500万吨,支持内地经济建设。优先保证口岸运输,确保了亚欧大陆桥运输通畅。

二、几点体会

(一)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是做好新疆铁路运输工作的保证。今年年初,自治区主要领导亲自听取了铁路运输工作汇报,并作出了要专题研究铁路运输与自治区经济发展关系的指示。我委会同乌鲁木齐铁路局用最短的时间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关于优化出疆物资铁路运输的二十项具体措施建议。目前各项措施正在落实中。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是新疆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和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帮助是解决出疆物资运输难题的关键。多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协调增加出疆铁路运力,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等方面给予新疆政策性倾斜和有力支持。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结束不久,铁道部就与自治区签署了《关于加快推进新疆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会议纪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新疆铁路建设,保证新疆铁路运量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满足出疆物资运输需要。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解决出疆物资运输难题,始终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

(三)路地密切合作、互相支持是做好铁路运输协调工作的基础。多年来,我委与铁路、企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圆满完成了国家和自治区安排的各项重点物资运输任务,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为今后的协调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和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不断创新运输协调方式,进一步增强运输协调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