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2011经济运行调节

2011年沈阳市经济运行调节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12/02/27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011年,我市经济运行系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在做大总量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扩大增量,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工作机制,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提高煤电油水气运协调保障能力,努力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加强经济运行预警监测,及时把握工业经济运行动态。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动态,我们坚持每月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重点开展以下八个方面的预警监测:跟踪分析各区县生产情况;跟踪分析年销售额收入十亿元重点企业生产情况;跟踪分析提升工程目标企业运行情况;跟踪分析停产半停产企业情况;跟踪分析产值同比下降较大企业情况;跟踪分析亏损严重企业情况;跟踪分析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订货情况;跟踪分析重点工业项目投产情况。

2、建立工业经济运行研究员制度,加强与重点企业的信息沟通。为了在新形势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做好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我们建立了工业经济运行研究员制度在全市首批确定30户重点企业,在每个企业中选聘一名从事经济运行工作的中层干部担任工业经济运行研究员;研究制定了《沈阳市工业经济运行研究员工作机制》,明确了我委和各企业研究员的各自责任和义务;组织研究员定期分析和探讨当前工业经济情况;编辑《工业经济运行研究动态》,及时向各重点企业提供国家、省、市的宏观经济运行动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业经济运行研究员制度深受企业的欢迎,为切实加强与重点工业企业沟通,及时获得企业运行的第一手信息,深入做好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经济运行分析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强化监测分析工作。一是通过国家经济运行信息平台,加强与国家、省及15个副省级市的信息沟通,及时交流经济运行信息。二是充分利用辽宁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积极组织全市重点企业与各级政府间进行相互沟通,及时向政府管理部门反映生产运行中的动态情况,并及时了解省市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的宏观政策指导意见、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状况。目前省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企业80户。

4、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第一手材料针对工业经济运行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先后深入80余户重点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第一手材料,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针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加强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强化监测分析工作,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强生产要素协调服务,保障生产要素平稳供应

年初以来,我们以煤电油水气运等生产要素服务为工作重点,强化运行调节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服务环境,使各生产要素供需平稳,保证了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1、监测供需动态,积极发挥预警作用。一年来,我们与煤电油水气运等相关单位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常态下每月收集有关信息,及时掌握有关动态,确保全市要素供应不出现大的波动。例如,7月份,我们了解到内蒙地区在煤炭生产由于受到特殊原因的影响,煤炭产量可能减少的信息,及时向沈阳热电厂和沈海热电厂通报相关情况,组织企业做好储备,有效降低了 8、9月份蒙煤产量减少对我市两大电厂煤炭采购的不利影响,保证了企业正常发电用煤。

2、强化预案工作,积极发挥调节作用。进入9月份,国内下水煤价格出现了上涨,同时今年东北农业大面积获得丰收,农产品对铁路运力需求增加。综合对各种信息的分析,今年电煤铁路运力形势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及时与相关企业做了沟通,提示企业提早开展煤炭的冬储工作并做好相关预案,得到了企业一致认同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积极走访,重点保障。为了防患于未然,切实掌握生产要素供需情况,入冬前,我们分别走访了国电沈西热电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水务集团、燃气有限公司、沈阳铁路局、华晨集团、上通北盛、和平轮胎、东药集团和化工集团等生产要素供应和需求大户,及时掌握我市今冬明春各要素的需求和供应形势,并积极帮助企业查找问题,解决企业在生要素供需方面的困难,完善其相关制度和预案。

4、积极协调,解决困难。今年以来,分别为沈阳炼焦煤气有限公司、沈阳热电厂、金山热电、沈阳铁路局双瑞餐饮公司等26户企业协调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沈阳供电公司及蒙东煤矿等解决铁路运力、煤源和电力供应等要素供应问题50余件。(沈阳市经信委提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