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2011经济运行调节

四川省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发布时间:2012/02/06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01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围绕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加强经济运行综合调节,突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增添调控手段,加强薄弱环节,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煤电油气运的稳定供应,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1%,工业投资增长17.1%。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

一是完善预警预测机制。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尤其是重点行业、困难行业的运行监测,建立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信息平台和小微型企业发展监测体系,跟踪把握煤电油气运市场供求情况,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综合调节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准确性。针对10月份以来工业增速持续下滑的情况,深入开展调研,研究出台政策措施扶持企业渡过难关。二是完善运行监测机制。坚持省内要素定期报告和信息通报制度,健全煤供耗存日制度、成品油购销存周制度、天然气产销供及运输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煤电油气运生产供应形势分析会,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三是完善联动协调机制。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联系,建立健全全省要素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全省要素保障部门和单位联席会议,进一步完善省、市、县联动协调机制。

二、综合采用多种手段确保要素供应

一是强化措施手段针对原煤量不足、煤价格居高不下、火损严重,力供势严峻的情,先后次以省政府名出台加强全省煤保障工作的意见。二是狠抓考核展特殊专项考核,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向各主煤市(州)、各重点煤分解下枯水期煤供,切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外送电价差资金,提高火电企业丰水期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05元,补贴总金额6亿多元,大大缓解火电厂亏损和存煤、购煤资金压力。制定电煤“丰存枯用”储备的省财政补助方案,对每吨电煤储备补助30~40元。全省投用了2亿元丰存枯用电煤储备补助(不含枯水期当期购煤补助),就带动火电企业增加了30多亿元的电煤库存。11月底,全省主网火电厂电煤库存达542.7万吨,创历史新高,为枯水期电力保供奠定了基础。是研究长效机制。从提高煤炭产量、加强电力调度、保证电煤运输、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及企业协同联动,形成合力。积极研究建立电煤电力应急保障资金,按照机组、煤耗、煤质、煤价、盈亏平衡点等,区别研究对火电企业的发电补贴,积极配合推进疆电入川特高压电网建设。

三、围绕结构调整优化要素供

一是加强电力供应需求侧管理。编制实施迎峰度夏有序用电预案和枯水期合理用电方案,制定应急预案和拉闸限电序位表。按照产业政策,对高耗能行业严格实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适时关停城市亮化工程,做到有序供电、有序限电。二是优化供气结构天然利用分民生、特殊重点和一般工业类并依次予以供保障,在保民生的前提下,有限的天然气资源向产业链长、附加高的重点企业倾斜,促天然气资化配置。三是保障成品油供应。在出现柴油供应紧张期,建立全省运盐车辆专供制度,专项达电运输柴油计划协调大量重大目用油,全力保障全省春耕生、抗旱、重点工程、重点企、群众生活用油。四是力保重点物资运输把电煤、成品油、金属矿的运输作为重点予以保证,做到优先安排、优先装车、优先挂运。

四、强化要素储备和应急保障

一是加大要素储备。切实加强枯水期电煤储备,大力协调中石油、中石化在川企业加大成品油储备,积极推进建设四川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二是完善应急预案。在全面总结“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抗灾救灾应急保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煤、成品油和天然气等要素保障应急预案。(四川省经信委提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