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归档专题 > 2011经济运行调节

2011年广州市经济运行工作及201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2/01/18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局
[ 打印 ]
     

2011年,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转方式的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年初日本强震工业生产大幅下滑、内外需不足、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困难,迅速开展企业大调研、项目大服务、基地大建设、融资大对接、广货大拓市、产业大转型,增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低碳转型的带动力扭转了工业增速持续低迷的态势,促进了全市经济逐步向好,为十二五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完成总产值和增加值14340亿元和3762亿元,增长12.9%1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销售总额4747亿元和24146亿元,增长17.3%26.5%。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62.50.74.1个百分点。

一、提高经济运行监测水平

今年,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内外需求疲软、经营成本剧增及日本地震影响等多因素叠加,我市工商经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形势,主要指标增速同比大幅回落,其中工业生产持续低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下滑,与年初预期目标有较大差距,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监测调控分析工作的压力。面对困难,我们以机构、处室职能调整之机,力求在监测分析、预警调控、信息服务等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加强纵横联系。通过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信部、商务部、广东省经信委和市发改、统计、税务、公安等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借助共享其资源,发挥利用其作用,扩大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准确把握工商经济发展态势。二是夯实监测基础。在不断完善原有区市经贸部门、市属工商企业集团、重点监测企业网络基础上,着力扩大商贸流通监测网络,逐步建立了包括重点商贸流通、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应急商品管理等监测样本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渠道,丰富了商贸经济运行动态信息,为加快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提供更多支撑。同时,加强煤电油等生产要素运行监测预警体系,为工商经济的稳健发展打下基础。三是强化协调服务。创办《经济运行动态》专刊,以每周一期频率及时将国家省市宏观形势、工商行业发展动态、主要数据信息等信息整理,为领导、专业处室和基层决策服务。完善月度分析和预报等工作,侧重趋势、拐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测预警,为运行平稳发展站岗放哨。跟踪督查工商业经济增长目标完成情况,确保完成全市年度任务。

二、增强应急处置调节能力

面对不断出现的突发事件,着重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各种制度指引,及时化解和应对不利影响,增强工商经济发展稳定性。一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组织机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及应急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加强日常应急基础建设,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部位,楼宇、加油站、油库、民爆物资存放点、地下车库和在建工程、市政工程等360多个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并及时整改19个。落实重要商品储备管理安全工作,备足备齐三防救灾物资,确保救灾物资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完善细化各种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企业参演率60%以上。二是积极应对日本大地震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日本大地震后对我市汽车产业、高端电子数码产品、电子、家电、钢铁等行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的情况,迅速深入三大日系整车及部分日资企业、日货销售市场开展一线调研,及时摸查分析对相关行业的影响情况,跟进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受影响企业的库存情况和排产计划,指导企业启动应急机制,最大限度保障正常生产经营。同时,迅速联动相关部门,制定5方面14条具体措施积极应对,促进工业生产从4月同比下降2.8%1998年以来最低位逐步企稳回升,1~11月累计比增12.9%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民生商品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制定《广州市保障主副食品市场供应监测预警处置操作手册》,与粮油、肉类、蔬菜、家禽、蛋品、水产品、食糖、食盐等八大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基地建立战略联盟,建立涵括120家应急重点货源企业、30家应急重点流通企业、9家应急重点终端销售网点和36家应急重点运力企业的保障主副食品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及时处置了抢盐风波日用品抢购潮卖菜难等突发事件,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供应。

三、加强煤电油等要素保障

面对西电东送减少致全省供电紧张,我市供电缺口创历史新高等严峻形势,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千方百计降低损失,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一是建立煤电油等生产要素运行监测预警体系。主动与省经信委、广州港等有关部门沟通,每月定期收集整理煤电油等生产要素的库存、价格、供应情况,深入掌握并力保重点区域、重要设施、重点企业和项目用电。二是加强电力供应管理。针对今年尤其是夏季以来用电负荷、供电缺口双双达到历史新高的严峻形势和电网安全隐患风险增大的情况,我市在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同时,组织落实好错峰用电实施预案,按照有保有限原则,保障我市居民用电、重要单位用电、支柱产业和有产能、有市场的优质企业用电需求,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及我市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给予用电限制,争取电能的最优化利用。完善错峰用电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电网供求信息,提高错峰用电的计划性,降低错峰用电对工业企业的影响。今年试点推广实施个性化避峰措施,通过均衡不同峰段的用电负荷,有效降低高峰用电负荷。三是加强电网设施建设。制订广州市十二五电网规划(征求意见稿),成功组织市政府与南方电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做好平安电网工作,协调处理影响线路运行的违章建筑、超高树木等问题,提升电网关键通道输送能力,定期开展各专项的电网隐患整改,清除危险因素,重要隐患整改率达90%以上,有效缓解结构性缺电供需矛盾。四是努力保障煤炭和成品油供应稳定。充分发挥广州港集散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煤炭的调运和储备,今年以来广州港到港煤炭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全市电煤供应稳定。针对部分石油炼化企业检修造成柴油批发供应紧张的问题,通过协调三大石油公司增加我市投放等措施及时应对,有效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确保油品零售市场供应充足。

2012年,工业商贸经济运行工作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和完善经济运行工作体系,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协调服务的方向和重点,提高科学性和预见性。着力完善三级网络(市、区、企业监测网络),构建五大系统(信息人员管理、信息收集整理、工商资料库、生产资料指数和信息资料共享等系统),强化三大监测(突发事件或专项调研、月(季)预报和分析重点、年度增长目标研判跟踪等监测),完善两大机制(重要商品储备和供应、应急事件处置等机制),提高四大能力(监测调控、分析预警、运行协调、保障应急等能力,更好地为工商经济发展站好岗,放好哨。(广州市经信委提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