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动态 > 地方动态

青海省全力推动“民营经济31条”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5/09/28
来源:青海省发展改革委网站
[ 打印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简称“民营经济31条”)印发实施后,青海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连续三年以“新春第一会”谋篇布局,以更好服务民营经营主体为目标,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各项部署在我省落地见效,经营主体有感有得,青海民营经济发展总体呈现“45889”特征,实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一、加强政务服务,惠企政策更加透明。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经营主体开办“一网通办”,打造“青海e就业”工作品牌,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全面推行“涉税事、网上办,非必要、不窗口”模式,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推广网上办税系统和企业财务软件直连,推动税务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直达快享。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监测平台场景应用,为辖区35家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查询服务。有企业家表示,税务部门深入企业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现场解答财务人员涉税问题,帮助企业享受税费优惠。
  二、深化准入服务,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推动放开交通物流、货运代理、车辆租赁服务、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等领域,取消地方设立的船舶设计修造、酒类生产经营、权益类大宗商品交易等管理措施。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全面梳理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规定和做法,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重点清理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部分企业家表示,便利的市场准入让我们充满底气,敢闯敢试。
  三、强化保障服务,要素获取更加便利。推动金融机构加快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扩大首贷、信用贷投放,首创能够区分绿电、火电并测算碳减排量的碳账户核算体系。深入推进银税互动平台服务,项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04亿元。健全完善产业、企业、就业联动机制,依托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大规模、多领域培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全面畅通民营企业职称申报通道,各级各系列职称评委会向民营企业平等开放。有企业家表示,相关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推动银担系统联动,使企业不需要通过不动产抵押,足不出户就拿到资金。
  四、规范执法服务,维护权益更加到位。全面推行“扫码入企”,推广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减少对低风险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统筹完成与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对接,缓解跨区域、跨层级“信用修复难”问题,修复市场主体行政处罚信息61条,经营异常名录信息1.21万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5条,其他失信信息363条。印发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方案,鼓励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回收资金。“西宁特钢及关联企业矿冶科技协同重整案”入围2023年度“全国破产经典案例”提名,为破产重整工作贡献了青海智慧。
  五、创新出口服务,对外贸易更加便利。出台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稳规模优结构稳外贸10条措施等支持政策,修订并印发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1+7”外经贸政策,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组织光伏组件、有机农畜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参加国际重点展会,开拓国际市场。截止上半年,我省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166家,进出口31.2亿元,增长89.3%。有企业表示,西宁海关推行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智慧审签模式,帮助企业持续压缩签证周期,降低运营成本。
  六、优化企业服务,政商关系更加清爽。各省级领导率先垂范,逐一对接联系包联企业,开展企业现场调研,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构建高效服务平台,畅通企业诉求反馈渠道。举办两期“青海民营经济茶座”,通过日常走访、调研检查等方式,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倾听企业真实声音,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实现政企直面沟通、诉求直办答复、服务直达现场。针对民营企业遇到的“堵点”“难点”,统筹协调各部门推动解决。部分企业家表示,相关部门化身“娘家人”,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每一次真诚的沟通,都让我们明方向,得实惠,也让政企的心更近了。
  下一步,青海省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入贯彻“民营经济31条”,坚定信心、实干争先,围绕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聚焦制约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推动出台青海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进一步加强形势研判、政策集成、促进投资、实效评估、立法研究等工作,扎扎实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