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召开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六个必须”治藏方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牢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突出“三个最大”省情实际,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绿色产业发展、对口援青等重点工作,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推进青海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涉藏州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有力推动涉藏州县进入了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阶段。涉藏州县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如期“清零”,脱贫攻坚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感恩伟大祖国!
涉藏州县生态文明建设提速升级。始终遵循“三个最大”省情实际,在全国率先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省份。2019年,与国家林草局共办首届国家公园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深刻阐述了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意义、理念、目的和内涵,给予我们巨大的鞭策和鼓舞。可可西里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名录,成为中国面积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遗产地。在全国率先建立草原、公益林生态保护补偿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建立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先后启动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三江源、环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生态治理区域覆盖全省国土面积的68%。
涉藏州县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深刻把握青海作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具有的所有特点和困难,以育新机开新局、化困难为动力为目标,激发涉藏州县再发展的活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更加精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盐化工产业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盐化产品出口欧洲。建成“青电入豫”工程和海西州、海南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占比均达85%以上。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和三江源地区煤炭减量化工程,提高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比重,“绿电三江源”百日系列活动启动实施。率先在全国实现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柴达木枸杞列入首批中欧互认农产品地理标志名录。
涉藏州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立足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谋划实施了一批惠及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支撑作用持续强化。格敦铁路全线运营,格库铁路、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基本建成。实现了省会西宁至州府通高速公路、县通二级公路、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水利工程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蓄集峡、那陵格勒河水利枢纽加快实施,“引黄济宁”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提速升级,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高原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青海新能源大数据中心正式运营,全国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上线。
涉藏州县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凝聚涉藏州县民心民力,扎实做好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各项民生工作。15年教育资助政策持续实施,涉藏州县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任务全面完成,养老、医疗、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涉藏六州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较2010年翻一番目标,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涉藏州县广大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涉藏州县区域协调呈现良好态势。立足我省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若干举措》《<关于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若干措施>分工方案》,支持涉藏州县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组织实施“十三五”青海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方案,给予涉藏州县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涉藏州县对口援青取得显著实效。援青工作开展以来,援受双方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躬行援青使命,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援方主要领导亲自来青考察调研、座谈交流、看望慰问;我省党政代表团先后三次赴援青省市进行了回访感谢和学习交流,青海省政府与援青六省市分别签署了省际间政府战略合作协议。“十三五”以来,累计落实援青资金93亿元,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1.47亿元,实施了各类援青项目1300多项,进一步开创了新形势下支援帮扶工作“多级互动、广泛参与、扩围提质、升级加力”的新局面。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一优两高”“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四种经济形态”“五个示范省”建设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青海特点的发展思路,结合“十四五”规划,立足青海涉藏州县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目的地、高原生态农畜产品基地的优势,在践行生态报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民生改善工程建设中,奋力将青海涉藏州县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更加富裕、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