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据统计,1—8月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3.3亿元,增长59.8%,同比快3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高26.8个百分点。
——从管理渠道看。基建投资1483.4亿元,增长52.1%;技改投资954.9亿元,增长110.1%;房地产开发投资447.3亿元,增长21.1%。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0.7亿元,增长68.7%;第二产业投资1185.5亿元,增长41.6%(其中工业投资1179.4亿元,增长41.6%);第三产业投资1697.1亿元,增长76%。
——从主要行业看。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强劲,累计完成投资1151.4亿元,增长1.03倍。其中:铁路增长5.06倍,公路增长84.5%,电力增长53.6%,水利增长1.46倍,教育增长1.11倍,卫生增长91.6%。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投资1241.8亿元,增长94.9%,同比提高70.8百分点;民间投资1560.5亿元,增长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81亿元,增长12.3%。
——从投资项目看。全区城镇施工项目18435个,增长57.9%,同比提高44.7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12859个,增长87.3%,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585亿元,增长2.12倍。
——从资金来源看。城镇投资到位资金3480.1亿元,增长68.7%。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203.5亿元,增长93.1%;国内贷款585.8亿元,增长81.6%;自筹资金2023.6亿元,增长68.7%;利用外资53.1亿元,增长6.9%;其他资金581.1亿元,增长54.5%。
——从各市投资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的有13个市,有6个市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其中桂林、贺州、崇左3市投资均超过8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完成投资1049.1亿元,增长55.8%,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
——从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度看。自治区组织实施的第一批3246个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投资50.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6.4%,其中已有2296个项目竣工或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竣工率70.7%。第二批1741个项目,已开工1431个,开工率82%,累计投资19.6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2%;第三批480个项目,已开工160个,开工率33%,累计投资10.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9.7%;第四批国家下达37个专项投资计划,中央投资17.02亿元,目前已转发下达27个专项中央投资计划。
——从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看。截止8月底,全区重大项目实现开工1298个,开工率84.2%。其中:自治区层面年初确定开工的127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95个,开工率74.8%;二季度新增补的44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15个,开工率34.1%。重大项目累计投资178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0.1%,其中1989个续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04亿元,洛湛铁路广西段等332个重大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自治区层面33个)。
二、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投资项目建设中仍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1)部分领域和地区投资增长乏力。虽然政府投资增长加快,但社会投资仍跟不上,民间投资增速偏慢;虽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迅猛,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投资增速有所下滑;部分项目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征地拆迁难度加大等因素造成施工进度缓慢;一些续建项目因企业效益不佳、后续资金跟不上、市场预期不理想等原因处于停工状态;部分市由于原有重大项目已经投产或建设已过投资高峰期,无新增重大项目补充,投资增速比较慢。(2)项目前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部门联合审批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并联式审批“一站式”服务机制亟待建立;部分项目业主主动性欠缺,不及时委托编制各种申请报告及材料,不及时缴纳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各项合法规费,延误了申报和审批;咨询设计机构业务饱满,不能及时完成项目设计、咨询、评估和审查工作;个别项目存在部门、地方、业主之间衔接、协调、配合不够,互相扯皮现象。(3)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少数项目前期工作跟不上影响开工建设,部分项目配套资金需进一步落实到位。
三、今后几个月投资项目建设的主要工作
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做好投资项目工作仍是实现我区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的关键、重点和核心。必须坚持速度和质量相统一,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坚持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相协调,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并重,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和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做好今后几个月的投资项目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
围绕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献礼和隆重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今后几个月继续集中开竣工一批重大项目。主要包括新开工云桂铁路(南昆铁路新线)、玉林至合浦铁路、沿海铁路扩能黎塘至钦州段、百色至靖西高速路、三江至柳州高速路、阳朔至鹿寨高速路、梧州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南宁吴圩机场新航站区、防城港钢铁基地配套工程、防城港红沙核电、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钦州港至大榄坪铁路、钟山至马江高速路、马江至梧州高速路、岑溪至筋竹高速路、长洲水利枢纽、桥巩水电站、南宁大桥、华润(上思)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广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等一批重大项目,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同时狠抓续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尤其是针对停工续建项目,分门别类采取措施,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尽可能多复工、快复工。
(二)着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建立健全部门项目集中联合审批常态化工作机制,继续坚持每月开展重大项目集中联合审批活动,重点围绕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减少环节,完善制度,加强配合,主动指导,提高效率。抓紧研究出台进一步放开勘查、设计、咨询和评估等服务市场的具体办法,切实解决制约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的技术瓶颈问题。
(三)全力抓好中央投资项目建设
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攻坚战。一是采取非常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土地、环评、设计、前期经费等突出问题,确保前三批中央投资项目在9月底前百分之百开工建设;已下达投资计划的中央第四批项目,在10月底前百分之百开工建设。二是各级各部门、金融机构及项目业主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想方设法解决好地方配套资金问题,确保前三批中央投资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在9月底前百分之百落实到位;已下达投资计划的第四批中央投资项目,在10底前百分之百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三是对于问题项目,逐一落实措施,加快整改进度,确保在9月底前百分之百整改到位;对中央检查组第二次到我区检查发现问题的项目,以及自治区挂牌督办整改的项目,限期整改,不留死角。
(四)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继续组织金融机构与项目业主同步对接,协调项目业主用好国开行污水垃圾项目、高校新校区项目等贷款额度,尽快签订用款合同及提款使用。按中央投资方向和重点,继续大力争取下一批中央投资项目计划。加快推进企业债券核准的争取工作;加快地方政府债券落实到位,优先用于弥补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缺口;利用投融资平台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申报发行工作。按照国家引导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结合自治区鼓励全民创新创业的文件精神,抓紧研究提出我区的具体措施办法,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
(五)切实加强项目督促检查
完善多部门联合督察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重点督查基建程序、资金管理、招投标、设备采购、工程质量等主要环节,保持监管的高压态势。特别是强化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督查,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中央投资计划,组织推进项目建设;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切实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制度,规范资金拨付;对发现问题整改不力、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和单位,将对责任人实行问责,对严重违规违纪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把所有项目建成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
(六)大力培育新增长点
抓紧组织开展我区振兴产业培育新增长点研究工作,寻求新的投资重点。主要方向:一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装备产品;二是生物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产业;三是新材料产业,以发展铝、铟、锡、锌、锑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线,高起点发展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纳米粉体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能源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等产业;四是新医药产业,发展以现代中药为主的医药工业,加快发展医疗器械制造业;五是信息产业,加快现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宽带通信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应用电子产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六是新能源产业,发展风电及其设备制造,推进秸杆发电、生物质燃气工程、金太阳示范工程、生物柴油示范项目建设;七是文化产业,发展创意策划、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新兴文化业态;八是区域合作项目,认真落实政府间签订协议的合作项目,抓紧落实桂台合作项目,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大兑现项目建设。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