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第十一条规定:在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区域内设立“飞地”,并实施政策优惠。锦州市和葫芦岛市可分别为朝阳市、阜新市在区域内确定若干平方公里的区域(“飞地”),在“飞地”内设立的企业,除享受第一条优惠政策外,增量返还增至100%,由两市(“飞地”提供市和使用市)按各50%的比例分留。
“飞地经济”是指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甲地(主要是交通不便的乡镇或自然风景区等不适宜上工业项目的地方)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通过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据辽宁省开放办负责人介绍,辽西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葫芦岛和盘锦三个沿海城市和阜新、朝阳两个近海城市。实施“飞地”战略构想的目的就是要将阜新、朝阳两个近海城市拉向沿海城市。在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内划定一定区域,确定一定区域面积,这个区域就是“飞地”。阜新、朝阳可以在“飞地”里设置企业,这个区域上缴省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省财政给予100%的增量返还。
这位负责人分析认为,“飞地”一定是跨行政区域的,是因为出现利益落差,利益驱动使然,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辽西经济的发展落后全省的发展,而阜新、朝阳的经济发展又落后于辽西沿海经济区沿海城市的发展,实施“飞地”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沿海优势,实现沿海城市与近海城市的协调发展。
实施“飞地”战略构想有利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一战略的最大好处就是打破了地域和交通条件差的地方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化解了环境与发展的基本矛盾,使统筹和协调发展有了根本的、现实的可能,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而符合科学的发展观。
省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姜健力认为,我省辽西、辽北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还是自然禀赋的问题,从投资效益看,在内地投入1元钱所产生的效益远远低于在沿海地区所产生的效益。解决辽西北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就是把生产要素合理、有序地向沿海转移,这里不仅包括企业,也包括劳动力。近海城市要充分利用好沿海经济区良好的地理、交通、信息、技术聚集的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对外开放的环境。这种模式有利于打破地区行政限制,有利于招商引资、调动各市积极性,它是目前解决全面对外开放行之有效的重要办法。
姜健力进一步分析说,就目前情况看,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开放程度并不算高,人口密度也不大,有能力承受内地向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移民,包括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随着沿海开放程度的提高,土地资源将趋于紧张必将制约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将在内地设立“飞地”。但要注意“飞地”的设置要和当地的产业结构的融合问题,发挥产业聚集的效应,形成产业集群。
对于锦州和葫芦岛来说,“飞地”将解决沿海城市生产要素不足的问题。从产业来看,锦州市和葫芦岛市主要以石化为主,与辽南相比,除了产业单一外,其生产规模和水平相对落后,通过“飞地”战略,可以为沿海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技术资源、产品资源。
朝阳、阜新在锦州、葫芦岛设立“飞地”,可以实现政策与品牌共享,实现辽西腹地经济与沿海港区的良性互动。同时,可以增强区域内的经济关联和互补性,进一步整合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确切地说,关于在辽西沿海经济区设立“飞地”的战略构想的具体实施政策仍处于探讨之中,但是这种构想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通过“飞地”战略,将内地经济发展拉向沿海,通过沿海发展带动内地,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来源:国务院东北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