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属单位话发改

国产遥感卫星助力脱贫攻坚成效评价

发布时间:2021/11/30
来源:中国计划出版社
[ 打印 ]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评价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检验易地扶贫搬迁成效的关键之年,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重要内容。  

  《易地搬迁与城镇化》一书选取典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国产遥感卫星数据作为数据源,从遥感动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安置区信息提取、安置区实际入住率估算、安置区建设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及评价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易地搬迁与城镇化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

  01 

  设计了易地扶贫搬迁遥感动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动态性、层次性的指导原则,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的总体目标,通过分析有关重要文件,总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在实际搬迁入住率、基本公共服务、产业配套、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分析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统计调查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等多源异构大数据的特点及应用潜力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所在地区的人口集聚、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配套等要素的易地扶贫搬迁遥感动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否真正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展开评价,为检验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以及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02 

  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分一号WFV数据的建成区信息提取方法 

  该方法被称为水体橡皮擦归一化建筑指数(WE-NDBI),有效减少了裸地信息的误提取,为非主城区即城镇、县的建成区提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本书提出的WE-NDBI方法对所选安置区所在县进行城镇建成区提取,得到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情况,为评价工作做准备。 

  03 

  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安置区典型要素智能提取方法研究 

  通过分析安置区典型要素特征,进行样本标注,构建适配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与优选,选择最佳模型进行操场、厂房等信息提取,基于提取结果进行安置区产业配套、教育配套的有关指标分析。 

  04 

  建立了基于珞珈一号夜间灯光影像的安置区入住人员回归模型,用于计算安置区实际入住率 

  本书将夜间灯光数据引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实际入住率计算,实现对安置区实际入住情况的有效监测。 

  05 

  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效综合评价 

  一方面,利用统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分别估算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对当地城镇化率的贡献、本地务工率变化;另一方面,利用地理空间方法计算安置区所在地综合交通路网密度变化,同时结合指标体系中的每个量化指标,综合评价了研究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