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属单位话发改

【专栏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解读之绿色生态篇

发布时间:2021/06/03
来源:中国计划出版社
[ 打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绿色生态方面提出了发展主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具体指标如下: 

  注:①〔〕内为5年累计数。②带*的为2019年数据。③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生产能力之和。④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指标值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明显高于正常年份。⑤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2.5%为预计数。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指每生产1单位GDP所消耗能源量与基期相比的降低比例。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能耗约束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十三五时期,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2%。由于产业结构偏重、投资占比偏高,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OECD国家的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下降空间仍然较大。十四五时期,在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的情况下,为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要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14%。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弹性变化趋势,预计十四五时期单位GDP能源消耗可降低13.4%~14.2%。据此,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目标值设定为13.5%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每生产1单位GDP所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基期相比的降低比例。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和产业绿色转型,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担当。十三五时期,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8%2020年底比2005年降低48.4%。按照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新承诺目标倒推,十四五十五五时期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需降低17.6%。考虑到减排潜力逐渐减小、减排难度逐渐加大,应将十四五降低幅度设定得高一些,为十五五碳排放尽早达峰留有一定空间裕度。十四五时期,通过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清洁化转型,严格控制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消费,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可推动十四五时期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这与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的目标,是衔接一致的。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或优于国家质量二级标准(即AQI<100)的天数/总天数×100%AQI监测对象包括PM2.5O3PM10、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设置该指标,能够综合反映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十三五4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从76.7%提高到82.0%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工业发展受到阶段性冲击,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大幅提高至87%,一定程度上高于正常年份。十四五时期,通过推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业窑炉治理、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能够继续得到削减。在PM2.5浓度下降10%O3浓度快速增长趋势得到遏制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可达87.5%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水质达到或优于类的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数/断面总数×100%。表征水环境质量的指标主要有: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地表水中劣类水体比例等。考虑到2020年地表水中劣类水体比例已降至0.6%,因此设置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指标。十三五4年,我国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从66.0%提高至74.9%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生产生活活动强度降低,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大幅提高至83.4%,高出正常年份3~4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通过开展河湖水质改善技术指导、实施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和排污口排查整治、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治理改造或替换不达标水源、加强环境监督执法等措施,2025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可达85%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陆地国土面积×100%。设置该指标,有利于综合体现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国土绿化状况和碳汇能力。十三五时期,我国森林覆盖率从21.7%提高到23%以上。按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3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的目标倒推,平均每五年需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十四五时期,通过深化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一批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等措施,2025年森林覆盖率可达24.1% 

  本书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行了全面详细准确的解读和阐释,是一本权威的《纲要》解释读物。全书分为七部分,包括《纲要》全文、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纲要》的决议、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关于《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纲要》一图读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总结评估报告、《纲要》指标说明和《纲要》名词解释。有助于社会各界深入学习理解《纲要》的内容,贯彻落实《纲要》精神,顺利开展经济社会各项工作。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