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政研室 > 重要工作

“靶向”打击围串标行为,有效净化交易环境——安徽省芜湖市创新智慧监管

发布时间:2020/12/30
来源:政研室
[ 打印 ]

  安徽省芜湖市通过新技术、新机制相结合,以大数据分析为技术主线,构建“芜瑕·串通投标犯罪研判模型”,实现对围串标行为的智慧化监管,并通过建立分级分类、部门协同机制和制度体系,“靶向”打击围串标行为,有效净化本地区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是高位推动,协同作战,形成高效的打击围串标体制机制。芜湖市成立打击串通投标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部门间既按职能分工又紧密协作配合的有效机制。市及县区按照行政区域,各行政监督部门按职能权限,负责相关案件的办理。公安部门负责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条件项目的查办,其它项目由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政监督部门分类开展调查处理。

  二是夯实基础,数据引领,全行业全流程推进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丰富有效的数据积累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2014年,芜湖市初步实现房建市政类项目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018年,完成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交易、监管的三平台分离。2019年,制定公路、水利类项目系统数据格式转换标准,实现包括公路、水利类项目在内的全行业、全流程电子化。

  三是加强研究,科学建模,构建务实高效的围串标大数据技术分析模型。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芜瑕·串通投标犯罪研判模型”。模型以大数据分析为“1”条技术主线,构建分析预警模型、类罪分析模型“2”大核心模型,通过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大数据交换平台、公安部内部大数据平台“3”个平台的数据交互分析,高效、精准锁定围串标违法行为和违法主体,汇总并形成围串标线索分析报告,对疑似有围串标行为的项目进行预警,实现对围串标行为监管的智慧化。

  (二)主要成效。

  一是系统科学、研判精准。通过研究有关围串标的法律法规条款,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多年工作实际,构建“芜瑕·串通投标犯罪研判模型”,实现围串标行为监管智慧化。

  二是分级分类、部门协同。建立高效打击串通投标专项治理工作机制,出台长效协同工作方案,紧盯预警分析、线索移送、分析研判、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等重要环节,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理。同时,明确工作纪律,对涉嫌违纪的,移送有关纪检监察机构,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是有力有效、打击犯罪。2016年以来全市范围内6848项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开展集中筛查,包括房建市政类项目406项、水利类项目155项、交通类项目174项、政府采购项目6113项。筛查出风险指数高于60分的围串标预警线索共计557项,其中风险指数高于80分的围串标预警线索17项。截至2019年底,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41起串通投标案件,采取强制措施104人,移送检察机关公诉20起,起诉犯罪嫌疑人61人。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