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振兴司 > 重要工作

“消费扶贫·社会各界在行动”系列案例之一:坚持首善标准发挥首都优势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费扶贫大格局

发布时间:2019/11/19
来源:地区振兴司
[ 打印 ]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组织消费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部署要求,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消费扶贫的倡议》,2019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深入挖掘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机制潜力,持续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为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介绍全社会推进消费扶贫工作的典型经验和进展成效,现推出“消费扶贫·社会各界在行动”系列报道。

 

“消费扶贫·社会各界在行动”系列案例之一

 

坚持首善标准 发挥首都优势

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费扶贫大格局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是推动产业扶贫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引擎, 有利于激发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实现脱贫致富,有利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党政军机关、央企高校聚集,常住人口有2300多万,年市场消费总额超2万亿元。同时,北京是“大城市、小农业”,农产品主要依靠外省市供给。据统计,北京每天消耗将近2000万斤蔬菜、700万斤肉蛋鱼,1200万斤豆奶类农产品,消费扶贫市场潜力巨大。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29号)精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超大城市的消费能力,全市上下树立首要意识,坚持首善标准,发挥首都优势,发扬首创精神,争创首位效益,探索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消费扶贫新模式,2019年上半年,全市消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总额达57亿元,消费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注重顶层推动,加强政策引领

北京市把消费扶贫作为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抓手,作为产业扶贫的市场牵引,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领,保持高位推动。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李伟主任、吉林主席等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率团到8省区进行对接,先后6次召开常委会、领导小组会议对消费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深入北京市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调研指导,推动建立起各级书记带头抓、四套班子共同抓、援受双方协同抓的组织领导体系。

强化政策措施,制定了以《北京市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扶贫协作地区特色产品进京销售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为支撑的政策体系。持续加大投入,建立受援地产业扶贫和北京市场渠道建设双向资金投入体系。强化工作责任,建立以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等“三个清单”为基础的责任体系,强化监督落实,建立综合督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强化社会宣传,建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重、集中报道与常态报道相结合的宣传体系。这些举措,有效整合了全市各方资源力量,合力推动消费扶贫在京华大地取得实效。

二、注重市场运行,拓展供销渠道

持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打通贫困地区“优产”与北京“高销”绿色通道。一是会同帮扶地区编制了《北京市消费扶贫产品名录》。名录中的产品、供应商由北京市扶贫支援的90个县审核推荐,扶贫产品要求具有当地特色,有一定生产加工规模,市场价格优惠;供应商要求带贫能力强、产品质量好、有诚信、有一定物流配送渠道,要在当地注册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名录的编制发布,推进了帮扶地区农副产品与北京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二是<>在全16区建设消费扶贫分中心,在超市发、京客隆、家乐福、首航、物美、百货大楼、城乡集团、新发地、岳各庄、石门等100余家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建立消费扶贫专区专柜,全市共建成运营消费扶贫网点1000多个,举办推介会2000余场,帮助销售帮扶地区农副产品。三是开展北京市“互联网+消费扶贫”主题日活动,与腾讯、新浪等10余家知名首都互联网企业和电商平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成运营了建设银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北京消费扶贫特色产品馆、京东商城——北京消费扶贫自营旗舰店、淘宝商城——北京消费扶贫电商馆。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三、注重平台建设,创新运行模式

建成运营了北京市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采用“1+16+3+N”的运营模式,即搭建1个展示展销体验推介平台,建设16区消费扶贫分中心,线下、线上、社会动员3种营销主体模式,引入N个市场资源要素品牌对接。双创中心具有线上线下联动、前后方联动、双创联动、市区联动、政企联动“五大特点”,实现线上线下展示交易、特色扶贫产品产业创新、社会力量动员、产业化要素服务、信息共享与宣传推介的“五大功能”,进而带动帮扶地区牌培育、市场拓展、商品增值、科技赋能、脱贫致富。会同中国建设银行发行推广了用于消费扶贫的信用卡“北京消费扶贫爱心卡”,在全市消费扶贫专项活动中开展持卡消费满200元(或以上)最高立减100元的专属优惠活动,吸引广大市民购买扶贫产品、参与消费扶贫。今年122日双创中心开业以来,入驻企业超过300余家,展销扶贫产品4000多种, 建立了企业稳定持续的带贫益贫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直接或间接带动帮扶地区1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市民现场参观采购人数超过20万人次,北京消费扶贫爱心卡办卡量超过30万张,各种网络平台直播量超千万次,通过双创中心、各区消费扶贫分中心销售扶贫产品突破3亿元,成为全市开展消费扶贫的重要平台。

四、注重品牌培育,提升质量品质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从帮扶地区扶贫产品到北京市场商品的全流程培育、孵化服务,提升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一是引导北京企业到帮扶地区投资建立种养殖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组织政府储备企业在帮扶地区建设货源供应基地,如首农食品集团在内蒙古建成8个活储基地,新发地市场在全国建立了300多个基地(如在内蒙古林西县建设4000多亩大小椒和洋葱种植基地,在河北涞源县建设600多亩蔬菜和鲜食玉米种植基地)。二是引导北京企业与帮扶地区共同组建消费扶贫企业,提升产品的组织收购、标识包装、质量管控,首农食品集团在青海玉树新成立了“青海首农玉树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针对玉树专门开展消费扶贫;首创集团在内蒙古商都县建设蔬菜鲜切加工中心,对马铃薯、圆白菜等农产品进行初级筛选加工和直接采购;大兴区与内蒙古察右前旗政府联合成立内蒙古兴蒙源实业有限公司重点发展订单农业,西城区分别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河北省张北县和阜平县设立子公司,重点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问题。三是利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农博会、北京农业嘉年华等平台推广特色农产品品牌,各区积极举办扶贫产品对接会、推介会、促销会和各类推广活动,开设河北、内蒙古等特色农展馆(区),打造“特色农产品在北京永不落幕的农展会”。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地区扶贫产品融入北京市场、全国大市场。

五、注重广泛发动,凝聚社会合力

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医疗养老服务机构、进社区、进商超、进批发市场的“七进”活动,印发了《关于转发财政部等部门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两个文件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的通知》,组织全市各级预算单位、各市属国企预留采购份额,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先后在行政副中心、各区机关组织百余场扶贫产品展销会。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公益宣传、举办消费扶贫论坛,邀请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定期举行座谈会,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开展“大爱北京、消费扶贫”行动,宣传“购买一份扶贫产品、奉献一片首都爱心、帮助一个贫困家庭”的消费扶贫理念,消费扶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同时,把消费扶贫纳入“万企帮万村”“携手奔小康”行动考核内容,明确目标任务、资金保障、考核指标等措施,确保精准有效落实。顺应新型消费特点,举办两次脱贫攻坚公益直播盛典,邀请数十位明星为受援地百余种农产品代言,600万观众在线观看,实现销售额2500余万元。加强旅游消费扶贫宣传,组织内蒙古赤峰冬季旅游活动,举办内蒙古阿尔山、乌兰察布旅游推介会,开通“京和号”“乌兰察布号”“天行草原号”等35趟旅游专列,帮助受援地享受到旅游消费带来的红利。

下一步,北京市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部署,推动消费扶贫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北京智慧、北京力量。

重点是着力做好“五个持续”。一是持续抓好宣传动员。凝聚受援双方、市场、社会联动扶贫的“大合力”,发展壮大消费扶贫的“朋友圈”,形成政府、社会力量合力攻坚的“大格局”,营造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良好氛围。二是持续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工作体系、企业目录体系、产品服务体系、政策支撑体系、进京销售标准体系、运营服务体系、社会动员体系、价格及产品监管体系、宣传推介体系等九大体系,推动消费扶贫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更大效益。三是持续拓宽消费渠道。加大推动消费扶贫“七进”力度,做到全覆盖、优先购。推出一批消费扶贫示范基地、企业、单位,支持贫困地区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完善流通服务网络,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架起贫困户与消费者之间直通桥梁。四是持续提升供给能力。重点在提升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品牌塑造能力上下功夫,鼓励引导北京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培育研发优质品种,继续鼓励推动北京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到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支持贫困地区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模化经营,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五是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建立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解决好“有产无量”“有品不优”等问题,保证消费者买得到好产品、享受到优质服务。

 

实地调研新发地批发市场消费扶贫

 

北京市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

京客隆超市消费扶贫专区专柜

 

脱贫攻坚公益网络直播销售现场

(发展处)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