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投资司 > 重要工作

河南省许昌市多措并举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2016/09/21 投资司

许昌是河南省民营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被称为河南的温州。近年来,许昌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河南省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多措并举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一)注重稳定政策引导民间投资方向

认真落实国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结合许昌实际,突出制造业主导地位,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引导民间投资预期不变、方向不变。十一五时期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时期把装备制造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十三五时期把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明确为发展定位。制定出台了《许昌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许昌市加快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引导支持民间投资投向制造业。10年来,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几乎全部为民营企业,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的民间投资结构和民营经济结构。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业企业达到1412家,占民营工业企业的98.9%,其中民营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40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6%

(二)注重培育企业提升民间投资能力

认真落实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把培育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扶优助微,提升民间投资能力。制定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从融资、上市、技改、产业配套等方面激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在设立小额贷款创业扶持资金的同时,设立4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和20亿元产业专项基金,支持创新创业,形成了以大企业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格局。支持众品公司二次创业,成功打造了鲜易网、冷链马甲、日日鲜三个互联网平台,并探索出四众新模式,成为全国互联网+冷链物流标杆企业。上半年,众品公司线上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是去年全年的2倍,带动了近百家关联企业投资较快增长。推动森源电气成功上市,5年间森源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由几十亿元发展到超过200亿元,投资和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30%。森源集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配套企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与森源集团配套的主要10家企业,十二五投资和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20%

(三)注重创新服务增强民间投资信心

认真落实国家放管服政策措施,在放到底、管到位的同时,突出企业家的灵魂作用,把培育企业家作为突破口,构建” “政商关系,巩固提升民间投资信心。制定实施《许昌市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先后举办了六期企业家培训班和以智慧能源与产业发展战略为主题的首届企业家学习论坛,仅今年以来就培训50多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和300多名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初步形成了以优秀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家队伍。民营经济发达的长葛市,实施企业家能力再造工程,与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签定合作协议,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资金开展教育培训,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2015年长葛市参加MBA培训班的企业家就达到3100多人。在政府的推动下,黄河集团、众品公司、森源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举办培训班、学习班,开展免费培训业务,形成了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性生态圈。森源集团拿出500多万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办了综合管理、营销和财务三个高级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次。

(四)注重开放招商拓展民间投资空间

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把建平台、拓渠道作为重要任务,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使民间投资更有空间。着力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建成许昌海关、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建成1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为支撑民营企业开放合作、投资发展的平台。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德国鲁道夫·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有限公司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对外开放的新平台。2014年以来,21家民营企业利用新平台与欧洲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涉及不锈钢、智能制造、新型管材、电力装备、现代农业等产业。今年以来,民营企业与德国企业签定的战略合作协议超过100亿元,其中中德许昌再生金属生态城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金汇集团与德国GMH公司年产80万吨精密不锈钢连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还有一批合作协议进入实质落实阶段。

(五)注重放开放活释放民间投资动能

认真落实国家放开民间投资领域的政策措施,坚持非禁即入能放都放,突出在放活上做文章求突破,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通过改革改制,2006年推动瑞贝卡公司收购和改制许昌市城市供水和污水净化两家国有企业,2008年瑞贝卡公司投资1.1亿元建成了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市区日污水处理能力由8万吨提高到了16万吨,目前瑞贝卡公司投资近3亿元的水厂和污水处理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每天将新增10万吨供水能力和4万吨污水处理能力。2012年由瑞贝卡公司出资8000万元、占股80%,成立了许昌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司运行良好,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目前,全市谋划了50PPP项目,总投资共449.7亿元。

二、促进民间投资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扎实推进一系列政策措施,许昌市民间投资持续保持良好态势。十二五期间,全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6540.7亿元,年均增长23.6%。今年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864.6亿元,增长15.2%,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0.8个和12.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92%,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3.7个和30.5个百分点。

一是制造业成为民间投资的主阵地十二五期间,全市制造业民间投资超过40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民间投资592.5亿元,增长36.6%,占全部民间投资的68.5%

二是创新创业成为民间投资的发动机截至2015年底,全市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3.68万家,占全市的87%,其中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8家,占全市的96%;民营经济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8家,占全市的88.5%

三是大企业成为民间投资的火车头2015年,森源、黄河、众品、鑫金汇等4家民营企业主营业务年收入均超过百亿元。上半年全市大企业投资增长16.5%,其中森源、黄河等大型民营企业投资增速超过17%

四是企业家成为民间投资的领航者十二五期间,全市25位优秀民营企业家带领企业实现了主营业务年收入超10亿元。去年以来,百亿元民营企业负责人投资信心充足,乔秋生带领黄河集团投资310亿元建设黄河科技园和黄河工业园,楚金甫带领森源集团投资100亿元发展纯电动汽车,朱献福带领众品公司投资60亿元建设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这些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五是良好环境成为民间投资的信心源十二五期间,全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至98项、办理时限缩减62.2%,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的省辖市之一。2015年,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指数、行政环境指数、法治环境指数均居全省18个省辖市第一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