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青年干部锻炼成长
推动社会发展工作不断进步
——社会司青年干部座谈会综述
为贯彻落实马凯主任1月25日在综合司青年干部座谈会纪要上“年轻同志应更加注意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我委和司的各级领导,要更加重视培养和放手使用青年同志”的批示要求,近日,社会发展司召开了座谈会,围绕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工作和如何加强对青年干部培养锻炼,听取了青年干部的意见。会上,青年同志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意见。
一、增强荣誉感,树立事业心
青年干部普遍认为,能来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工作,直接参与国家经济社会生活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践,十分光荣。大家感到,随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在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对我们做好社会发展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发展司的工作都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关,成为社会事业发展改革工作队伍中的一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大家表示,尽管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强烈感受到全委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气氛浓厚,司里体现出较强的工作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团结奉献精神,以及司内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和睦的文化氛围,都为年轻同志提供了很好的成长环境。在这样好的集体中,一定要以崇高的事业心对待工作,将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改革大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找准在委、司、处、自身四个层次的工作角色定位,处理好与部委、司局、处室、同志间的四个关系,虚心学习,努力奉献,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二、建言献策,不断完善社会发展工作
在对社会发展工作观念和政策的认识上,有的同志提出,社会事业最为显著的、也是区别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平性。发展社会事业,必须重视保障最广大社会群体在享有社会公共服务上的机会均等。现在进入了“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社会发展工作首先要以社会公共服务的“普及”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尤其是政府对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弥补过去对农村的欠账。其次不能完全依赖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比来衡量社会事业发展的效益,应把社会事业的投入放在社会效益优先上。第三要更加重视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社会事业鼓励性发展政策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作用甚至比资金支持更重要,应通过准入等政策的调整,多渠道、多种形式发展社会事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目前对这些具有引导作用的鼓励性政策的研究和使用比较少,应适当加强。
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大家认为是提高社会发展工作深度的重要体现,同时研究解决要从本质入手。比如,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财政困难就对医院实行甩包袱政策,看病贵就搞济困或平价医院,这是“治标不治本”。应挖掘表象问题后面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加强卫生改革系统性、长远性、科学性的总体设计。对出生性别比失调的解决,应更多地从政策角度进行研究,加快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逐渐改变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尽快研究明确机构养老在整个养老体系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对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宏观把握上既要与人口政策相结合,同时应通过户籍改革等逐步减少目前我国大规模的人口定期流动,并研究解决好流动人口在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现实问题。
大家围绕如何做好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加强全司重大问题研究建议工作,努力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形式上可以通过组织司内研讨会、座谈会和请专家讲座等,营造研究大问题的氛围。二是加强投资和项目安排的科学管理。目前投资和项目管理存在项目基础信息了解不够准确,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工作不够扎实,对项目建设过程和后期实现效益掌握不够等问题。要加强项目质量监控,强化信息反馈;抓好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制定项目预评估和后评估指标体系。三是继续强调以改革促发展。要抓住体制机制改革等深层问题,通过试点等方法切实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四是加强各级发展改革委之间的政策信息沟通和交流。要通过研讨会和片会等交流形式,加强信息交流。
大家还针对青年干部的锻炼和成长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加强青年干部的学习培养,提高工作能力。初任半年或一年内能否先不定岗,并与下派锻炼相结合,增强全方位了解司局、处内和基层工作的机会。二是加强基层调查研究。比如以老带新的方式展开专题性调研。三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激励青年干部。要鼓励青年干部不断加强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增强实践本领。
三、加强磨砺,加快青年干部锻炼成长
司长李守信同志总结说,青年干部是推动社会发展事业不断前进的希望所在,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历来是司内工作的重要一环,司领导班子要从干部队伍建设和不断提升社会发展工作水平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干部的培养。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大家都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和深刻思考,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司里将对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吸收,更好地改进司里工作。
针对青年干部成长锻炼和更好发展,李守信同志提出了两点要求,与大家共勉。一是要把继续深入学习放在成长锻炼的重要位置。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要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提高政治敏感度和鉴别能力。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特别是要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尽快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其次要主动向老同志学习。要抓住跟随老同志办文、写签报和研究政策措施等工作机会,体会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思路。第三要加强从实践中学习。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通过实地调研,解剖“麻雀”,深入分析和思考,领会和吃透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政策水平。
二是要把“树德”放在成长锻炼的重要位置。做到“常修为政之德”,首先要有责任感。马凯主任提出“民为本,国为重”等24字要求,具有深刻内涵。在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工作,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干,而不是当做职业来干。二是要做个好人。当今社会利益矛盾十分复杂,在国家机关工作,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上,要向王选同志学习,想别人比想自己多做不到,但至少想别人要和想自己一样多。三是要学会换位思考。青年干部之间,在利益和机会方面不可能绝对平衡。当个人发展遇到不如意愿时,要放眼长远,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宽容、理解别人。四是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廉洁的品格。社会上不良风气、不健康和腐败现象也会反映到机关,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摇摆,必须保持独立判断能力和清醒。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切记马凯同志告诫我们的“远离‘贪’字”,还要记住陈毅同志说过的一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在小事上就要高度警惕,培养廉洁的品格。五是要有谦虚的作风。在发展改革部门工作很受人尊重和羡慕,但要清醒认识到这绝不是针对个人的,多数情况是针对你所处的位置和手中的权力。要时刻铭记摆正位置,树立服务意识,成为受他人尊重、能为集体争光、让人民满意的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