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高技术司 > 重要工作

2020年国务院督查激励双创示范基地典型经验之十三--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学府产业园区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开新路 培育转型发展新动源

发布时间:2021/06/09
来源:高技术司
[ 打印 ]

2020年国务院督查激励双创示范基地典型经验之十三

创新创业开新路 培育转型发展新动源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学府产业园区双创示范基地)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学府产业园区双创示范基地聚焦“六新”突破,在平台发展、企业培育、创新奖励、招才引智、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推进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创新,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一是打造国内领先、全量化、可操作的“3+26”政策制度体系,通过成果转化、人才引进、载体运营、企业孵化、创业融资等创新创业全环节支持,以及普惠类政策“清单”化、培育类政策“公式”化、协议类政策“字典”化,通过“一网通办”兑现模式,实现了政策兑现规范、便捷、高效、廉洁。

  二是建立了“一条龙”服务企业的组织机构,施行一个大厅管服务、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网通办”管效能、“一话通办”提效率的“五个一”服务模式,努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服务模式。

  二、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建设

  一是全力打造以“山西智创城”品牌冠名建设的引领带动全省创新创业创造高质量发展的双创支撑平台。建设山西智创城NO1、NO2、NO3,空间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可容纳企业超过300家。目前智创城聚集了以百度数据标注、华为鲲鹏云、字节跳动、统信软件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领军企业,搭建了人才、技术、市场、资金各种要素齐全的对接平台,同时,设立了国际交流中心,建立国际交流的有效平台,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山西特色的创新创业新高地。目前,已引入企业251家,入驻企业总收入为57.67亿元,其中上市挂牌企业11亿,占比19.1%;高新技术企业17.4亿,占比30.1%;其他企业29.27亿元,占比50.8%。

  二是大力扶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双创基地建设。聚焦培育合成生物、电子信息等山西综改示范区“2+9”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以凯赛生物为核心全球领跑的合成生物产业集群,以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青科恒安矿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誉邦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权,以山西殷氏细胞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纳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正一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打造以华为DevCloud创新中心暨山西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百度数据标注基地为代表的大数据信创产业集群。推动建设了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双创支撑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资源优势,带动产业链中小微型企业快速发展,形成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实现全链条的双创服务模式。

  三是持续推进中小型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充分发挥学府产业园区地处太原都市圈核心区的区位优势,通过规范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运营模式、搭建交流渠道、组织专业活动,引导区内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为创客提供针对性高质量服务。目前,区内已集聚众创空间76家,孵化总面积2.8万平米;科技孵化器22家,总面积达44.15万平米;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8家、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1个、双创产业园3个。这些孵化载体入驻企业8139家,带动就业人数3.1万,同比增长15%。

  三、重视人才培养,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

  一是制定人才政策打造国际化人才宜居环境。制定出台《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支持人才发展实施办法》、《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创新骨干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人才公寓实施细则》等制度,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从科研经费补助、专家津贴、业绩奖励、购房补贴、人才住房、医疗社保、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一条龙”配套扶持。

  二是搭建了海归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平台。制定《山西综改示范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办法(试行)》,依托中国山西留学人员创业园,不断优化提升海归人才的孵化和服务功能,已初步形成了吸引海外归国留学人员来晋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新机制和新做法。

  三是创新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启动与C9高校战略合作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校企研发合作进展顺利。启动“超星计划”,充分发挥引进科研团队领头人才作用,通过自有项目孵化和支持,努力培养本土优秀青年人才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实现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推动平台企业牵引就业行动。深入实施《山西省促进平台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开展平台经济税务管理服务创新试点,加快互联网与金融、商贸、物流、教育、医疗、健康等行业深度融合,重点打造“字节跳动数字媒体经济基地”、软件产业和仿真软件生态产业集群等项目,一批平台经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总部基地等加快建立,大力培育发展网络货运、医药电商等新业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学府产业园区创新创业活动图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