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务院督查激励双创示范基地典型经验之十
聚力两岸协同创新创业 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福建省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
福建省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以“推进现有企业创新升级”、“引导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和“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为三大重点,以“两岸协同创新创业”为主要特色,按照“三大重点+一个特色”的“3+1”整体布局,以“双创”升级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创新创业生态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立“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实现企业开办“一窗通办、半天办结、零收费”。75项企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简易申报,线上服务事项占比达到76.3%。在福建省率先推出“免企业申报”政策兑现条款13项,获福建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案例二等奖。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设立高企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智能制造服务中心等市场化运营机构,以市场化手段构建服务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对接厦门市知识产权法庭、厦门市仲裁委员会等单位,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厦门火炬高新区工作站”,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以“企业投资、政府补贴”的方式支持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技术服务,降低创新创业成本,目前已建成华为厦门DevCloud创新中心、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技术平台近30个,2020年提供各类公共服务近3万次。
优化创新创业政策。2020年,出台“稳企六条”、“创新十九条”等政策,修订完善支持众创空间发展、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培育等政策,全年共扶持企业超4000家次,累计投入科技扶持经费16亿元。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帮扶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发展壮大,全年减免税费超17亿元。
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持续壮大高层次创业队伍。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和海外引才渠道拓展工作,组织第四届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以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推动各类高层次创业人才在高新区集聚创业。2020年,新增高层次人才273名,新增厦门市“双百计划”人才30名。
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搭建大学生创业、实习实训就业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站等平台基地,全年推进校企合作创业实习实训基地5个。
引进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通过聘用、科技创新合作、投资入股等措施,吸引台湾高科技人才向高新区集聚。发挥对台政策作用,给予台湾青年创业启动资金、融资担保、租金补贴等扶持。
三、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发挥企业创新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升级研发创新平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全面融合科技创新与创业。推动中科院西光所厦门卫星应用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落地,引导平台通过“新科学催生新技术、新技术转化新成果、新成果孵化新项目”模式,全面提升创业科技含量。推进行业创新赋能平台建设,支持建设柔性电子协同创新基地,引进微软、IBM、SAP等建设创新赋能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平台服务+场景落地+人才培养”的模式,带动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鼓励企业与高校、大院大所开展合作,联合共建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火炬技术交易平台,打造百人技术转移转化队伍,全年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10项,累计服务企业超7000家次。
四、建设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打造高水平专业孵化。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引导支持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打造专业孵化载体,做精做强行业孵化。已拥有6家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21家专业众创空间。
举办高层次创新创业活动。推进高水平创新创业活动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全年举办2020中美创客大赛、2020创响中国厦门站、全国双创活动周等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活动50余场,吸引近千个创业团队参加。
布局国际创新创业网络。支持企业打造“一带一路”创业服务平台、硅谷创新创业基地、新加坡创士锋科技园等,促进国际创新资源双向流动,助力本土企业“走出去”,引进优质国际项目、技术和资本,吸引300多个海外人才项目落地。
搭建两岸双创特色平台。加快建设台湾青创基地,全面支持台湾优质创业项目来厦。支持清华海峡研究院、一品威客、蚂蚁云创、联心良食众创空间等在台湾设立离岸孵化器,建立更高层次的两岸融合创新创业机制。
五、优化金融和投融资环境
大力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搭建火炬高新区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场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园区企业精准匹配金融产品,通过创新性采用机构竞价模式,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着力打造创业融资新模式。完善“1+1+N+M”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即“一个金融服务平台+一只产业引导母基金+一批项目资本对接活动品牌+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投融资对接机制。已集聚350多家创投、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超过400亿元的金融资本,并打造“创融汇”、“鹭创汇”等创投品牌。
图: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机构颁奖现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