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机关司局 > 高技术司 > 重要工作

2020年国务院督查激励双创示范基地典型经验之一--北京市海淀区双创示范基地发挥优势聚势赋能创新创业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1/06/09
来源:高技术司
[ 打印 ]

2020年国务院督查激励双创示范基地典型经验之一

发挥优势聚势赋能 创新创业再上新台阶

(北京市海淀区双创示范基地)

  北京市海淀区双创示范基地举全区之力开拓进取,不断提升双创示范基地对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带动作用,实现“双创”升级版再加速。

  一、集聚发展新动能,加速推进经济量质“新提升”

  一是双创不断赋能经济发展。近年来,海淀双创示范基地逐渐形成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高精尖”产业体系。2020年海淀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突破3万亿,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10%,全区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0%。2020年海淀GDP达到8500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

  二是双创持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海淀区近三年年均新设科技型企业约1.79万家,约占每年新设企业总数的六成。截至2020年底,全区科技型企业超过13.4万户。独角兽企业44家,占全国五分之一。2020年新增上市企业18家,其中9家登陆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236家。

  三是双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海淀区近年来积极承接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有效集聚整合优化各类创新资源,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集聚先行政策,加速激发市场创新主体“新活力”

  一是加强政策创新和落地试点。探索推进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技术转让所得税、鼓励长期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等。推出四项外汇管理改革新举措;在全国率先开展投贷联动、税银互动等试点;在全市率先开展投资项目四阶段并联审批试点。

  二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清理各类证明29项。推广电子保函应用,开立全市第一张政府采购项目投标电子保函。率先开展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企业开办审查、注销审查时间缩短至5分钟。

  三是研究制定《海淀双创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规划》,以“精益创业”作为下一步发展方向,并明确发展行动路径。

  三、集聚创新平台,加速发动创业带动就业“新引擎”

  一是支持大企业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带动就业。鼓励大企业发挥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资源,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平台、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目前海淀区大企业双创平台达30余家。

  二是加大高校双创服务平台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双创平台的创新转化和就业带动能力。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线上平台,2020年服务青年创客超过100万人次。

  三是“疫情”防控期间启动云端招聘平台。组织百余家企业集中开展线上招聘,提供就业岗位、发布就业机会。

  四、集聚多元主体,加速打造融通创新发展“新范式”

  一是推进产学研融通。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7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赋予科研人员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第一批试点单位。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打造若干概念验证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提供试验验证环境。推进30家高校院所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11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培育专利组合47个,运营收益超2亿元。

  二是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跨国公司、央企等在海淀设立开放式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开放资源、应用场景及创新需求,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

  三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2020年10月,京津冀联盟秘书处揭牌,标志着联盟运营进入常态化,将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推动双创资源联动发展。大力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

  五、集聚特色载体,加速提供高品质专业服务“新供给”

  一是建设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平台。联合奇绩创坛共建海淀创业加速中心,建立奇绩创坛基金;与德勤中国合作开展海淀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和明日之星评选工作;推动PNP、巢生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等国际化创新平台落地。

  二是探索搭建“中关村科学城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市场化手段为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2020年底,海淀拥有市级众创空间13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87家,创新型孵化器103家,硬科技孵化器10余家,大学科技园21家。

  三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帮助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经济。

  六、集聚金融要素,加速挖掘金融服务实体“新动能”

  一是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发挥“海淀基金系”的创新创业支撑作用,聚焦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契机,加快推进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北方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培育和服务体系。2020年北京市首家“自贸试验区”银行落户海淀。

  二是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在全市率先试点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并上线11款“确权贷”产品;规模达20亿元的“银政担园共同体”融资担保基金正式运营,3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2687家企业提供220亿元融资性担保。聚焦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造续贷中心升级版,研究制定续贷中心专项奖励办法,续贷中心全年续贷和发放个人经营贷首贷超150亿元。

图:海淀区“疫情”防控期间云端招聘平台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