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改数据 > 经济形势分析 > 产业发展 > 服务业发展

宁波市创新大宗商品交易模式

发布时间:2016/04/18
来源:产业协调司
[ 打印 ]

  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简称甬商所)成立于2011年8月,于11月11日正式开业,是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于2013年2月经国务院清理整顿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备案的综合性商品交易所。甬商所成立是宁波市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打造“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甬商所注册资本2亿元,实收资本1亿元。2015年1-5月主营业务收入18.5亿元,利润总额1256万元,所有者权益1.03亿元。

  三年多来,甬商所交易模式、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全国近1000家同类交易市场中名列前茅。截止2015年底,现有交易模式有竞价招标交易、现货递延逐日风控、现货递延实时风控、现货中远期交易;上市交易品种有铜、铝、锌、白银、牛蓝湿革、黑木耳、PVC、LNG、甬油等,涵盖金属、化工、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领域,2015年交易额达7242.35亿元。

  甬商所立足现货,充分发挥“国家电子商务试点项目”的政策优势和宁波产业优势,不断创新交易、结算、交收、物流、金融等服务模式,实现“电子交易+电子仓单+全天候交收+基差结算”的完美结合,其作为我市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龙头的地位日益显现。形成了现货市场的“宁波价格”,甚至在LNG(液化天然气)、牛蓝湿革等特色商品上,形成了独有的“中国价格”。甬商所“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服务试点项目”是华东地区唯一一家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试点项目”的综合性交易所,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金融服务为重点的试点项目。目前,甬商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阴极铜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仅次于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物贸大厦的有色金属现货市场。目前,阴极铜日交收量已经达到近2000吨。实物交收量逐年上升,2012年为2.1万吨,2013年8.6万吨,2014年13.3万吨。甬商所的创新模式得到中国证监会、商务部等有关部委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

  为扶持交易所发展,加快形成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市场需求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甬政发﹝2011﹞103号)精神,自2012年-2014年,每年从市服务业引导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支持交易所建设和运营,进一步加大对甬商所支持力度。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