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基础设施发展 > 问题研究

“义乌-德黑兰”货运班列首抵德黑兰

发布时间:2016/03/01
来源:基础设施发展司
[ 打印 ]

当地时间15日上午930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由中国义乌发往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货运班列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位于德黑兰市区南部的中心火车站。此时此刻,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驼铃仿佛在人们耳畔再次响起。

终于盼到了!挤在迎接班列的人群中,德黑兰莫塔美蒂商业中心负责人古丽娜一脸笑容。她不停地向缓缓驶入站台的列车挥舞双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40多岁的古丽娜曾去过北京、上海、杭州等中国大城市,给她留下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城市摩登的深刻印象。目前,在古丽娜经营的商场中,中国商品占了一半以上。

古丽娜说,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深入每个普通伊朗人的日常生活。花样繁多的中国产品丰富着伊朗人的生活。在当地很多人家里,大到汽车家电,小到杯盘碗碟,都是物美价廉的中国货。古丽娜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来伊朗访问,给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契机。我相信未来两国关系会越来越好,来伊朗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的确像古丽娜希望的那样,义乌-德黑兰首趟班列满载的不仅是中国浙江义乌出口到这里的小商品,它带来的还有中伊两国人民对新丝绸之路的憧憬。

义乌德黑兰班列的运营方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首列从中国开往中东的铁路集装箱货运班列,也是义乌继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后,又一趟开向一带一路国家的丝路直通车

今年128日,班列载着82个装有床上用品、五金工具、饰品等小商品的集装箱从义乌出发后,在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奔赴德黑兰。全程共经4个国家,先后两次换轨,全程1万多公里,运行14天后抵达伊朗东北部和土库曼斯坦接壤的萨拉赫斯边境货运口岸,接着又在伊朗境内行驶数天后抵达终点站德黑兰。

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在出席当天的欢迎班列抵达仪式时表示,班列的开行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对伊朗国事访问的成果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庞森说,义乌至德黑兰货运线路的开启为中伊贸易交往提供了一条更加快捷的通道。在此次运输途中,沿途国家提供了大力帮助,体现出中亚地区人民对一带一路的认同和支持。下一阶段,中伊双方以及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将就这条铁路运输线进行轨道升级改造,让火车跑得更快、跑得更远。

伊朗道路和城市发展部副部长、国家铁路公司董事长穆赫在欢迎仪式上表示,重振丝绸之路是夯实并发展中伊友好关系和双边经贸往来的重要举措。这次义乌至德黑兰货运集装箱班列就是落实这一举措的良好开端。

穆赫说,相比海运,铁路运输可以使货运行程缩短至少30天。伊中双方都非常看好铁路货运市场。按照双方协定,今后,每个月都将有一趟货运班列经过这条钢铁丝绸之路抵达伊朗。穆赫指出,伊朗不会是这条铁路的终点,货运班列的轨道将继续延伸,最终到达欧洲。

正如穆赫所说,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伊朗素有欧亚陆桥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在古代,伊朗就是丝绸之路一个很重要的中间点。从大唐辗转而来的丝绸、瓷器就是在这里集散后传入欧洲的。如今,伊朗更是一带一路蓝图上的重要国家。德黑兰作为班列的终点站,不仅是辐射整个中东地区的物流枢纽,还将再次承担连接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任。

中国的义乌是世界小商品集散中心,而伊朗已成为义乌第五大出口对象国。2015年,往来义乌的伊朗客商达2万多人次,经义乌海关监管出口1.8万标箱的货物。

义乌德黑兰班列的运营,又开辟出一条中国与中东地区贸易的便捷通道,必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走廊的建设,密切中国与伊朗乃至中东各国的经贸往来,为两地开展经贸合作、资本整合、产业推进、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为中国和伊朗这两个文明古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描绘出一幅共同繁荣、合作双赢的崭新画卷。

 

(来源:《经济日报》2016217日)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