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战之后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全球化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国际运输中危险货物的数量和种类剧增,使得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受到全球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则,主要包括:《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空运危险货物安全运输技术规则》、《国际铁路运输危险货物规则》、《国际公路运输危险货物协定》、《国际内河运输危险货物协定》等,其中较为全面的是被称作橙皮书的《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
《建议书》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危险货物运输问题和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签制度问题专家委员会编写,对象是各国政府和负责管理危险货物运输问题的国际组织,并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包装危险货物,其最终目标是在《建议书》的基础上建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统一框架,并最终建立全球统一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和规章,以供世界各国在任何运输方式的国内和国际危险货物运输中采用,以此确保国际危险货物运输的高度安全,促进贸易发展,同时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建议书》在1956年首次由联合国出版,并在随后的历届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小组会议上进行修改和增补,以适应技术发展、新物质和新材料的出现,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要,适应现代运输系统及其管理部门的要求。自1997年起,《建议书》采用了《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的形式,以将这些规定直接收入各种运输方式的国家和国际规定,加强统一和定期更新。《规章范本》包括危险货物分类、危险货物一览表、包件和便携式罐体的使用、制造、试验及批准、以及托运程序和有关运输作业规定,等等。
我国于1988年加入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国。自加入该组织以来,多次组团参加了小组讨论会。但目前我国在专家队伍的组织和对国际国内危险货物运输规章等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参与《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等国际规章的修编和提出合理提案中处于劣势,同时增加了我国危险货物国内运输规章的统一和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困难。
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活动日趋频繁,外贸运输变得愈加重要。国内对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规章研究、制定工作的滞后势必对我国危险品外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研究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建议书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并争取我国在相关领域国际上的话语权,以此促进我国危险品的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