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体制改革 > 地方改革经验

温州: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争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窗口

2020/12/28 体改司

  编者按:面对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在此背景下,做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9号),立足解决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短期难题和长期困境,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实效。在此陆续刊发,供各地交流借鉴。 

  温州: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争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窗口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40余年,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少温州智慧。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9号),以高起点打造民营经济示范窗口为目标,持续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千方百计给民营企业家创造优越条件打造优质平台,为企业家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确保政商关系在行动中、在骨子里。 

  一、大力弘扬“义利并举”的温商精神,旗帜鲜明倡导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在全国首个通过法定程序立法,将每年111日定为民营企业家节,建立走访慰问有重大贡献知名企业家制度。开展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大讨论,把具有历史渊源、体现永嘉学派文化精髓的义利并举作为新时代温商精神的内核,持续注入追求卓越、守正创新、富于创造、大气包容、美美与共、奋斗奋进的时代内涵。建设一批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设世界温州人家园和民营经济博物馆,为民营企业家打造精神家园、情感地标。率先探索构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指标体系,引领广大民营企业家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典范。 

  二、推行三清单一承诺,不断完善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策体系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陆续推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 “负面清单以及清廉民企建设引导清单,其中,正面清单明确提出7类机关工作人员应当或可以参与的涉企活动,负面清单明确机关工作人员在涉企交往中不得从事的7种行为,清廉民企建设引导清单则从规范民企政商交往行为的角度,提出7项规范性措施。组织全市3.5万名领导干部书面签订了反对不按规则办事行为承诺,即承诺不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以居中斡旋、提供帮助、与他人合作、打招呼说情等方式,破坏营商环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承诺书同时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在此基础上,深化实施清廉民企优化、清廉行业引领、清廉园区样板、清廉市场提升、清廉商会示范五大工程,全方位多角度加快亲清文化培育。 

  三、建立机制化规范化政企沟通渠道,搭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地平台 

  建立政企圆桌会议等平台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对实施满一年的涉企政策组织后评估,进一步规范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与市长热线12345整合搭建企业维权服务平台,设立企业维权接待日,实现企业维权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百会万企评议涉企部门活动,建立万个企业效能监测点。创办温州民营经济学院,组建民营企业家新时代讲习团,举办亲清政商学堂”“青蓝新学等培训班,上线亲清政商云学堂,让企业家和党政干部同在屋檐下、亲清共成长。建立创二代挂职锻炼制度,选派首批54名新生代企业家赴发改、经信、科技、商务、市场监管等涉企部门挂职。 

  四、为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保驾护航,不断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夯实基础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设计,建立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制度,实行重大涉企案件风险报告制度,政府通过依法和适时适度的介入,防止因企业家个人危机处置不当而引发严重的企业危机乃至社会稳定。开展常态化理旧账行动,推进政府履约机制建设。全面推行涉企柔性执法制度,梳理3000多项涉企轻微违法行为首次不罚,实现执法尺度温度相统一。探索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推动全国首例个人破产试点破冰。通过一企一策21家重整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给诚而不幸的企业家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五、聚焦民营企业痛点难点,持续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实施融资畅通工程,首创小微企业资产授托新模式,推出无还本续贷、企业共有厂房按份额抵押贷款、融资担保基金和上市企业稳健发展基金等融资新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成效显著。实施惠企政策直通车,将原有178个政策重新整合成工业、农业、服务业、开放型经济、人才5个新政,同步开发全市统一的产业政策网上兑现系统,实现了政策兑现从企业自主申报到政府主动推送、企业上门办理向上网办理、政策跨年度兑现向当年当季兑现甚至实时兑现三个转变。今年上半年,在疫情最为严重时期,大力实施政银企协同五减共克时艰行动,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257亿元,超去年全年总和。深化助企三服务活动和两千两万行动,上半年累计解决问题12593个,化解率97.7%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