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基层公务出行经验做法典型案例之五十五
重庆市铜梁区巩固公车改革成果
保障基层公务出行
自2016年6月车改以来,根据中央车改工作的精神,发改电〔2016〕756号、757号文件要求,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贯彻执行,公务出行保障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公务用车平台建设
根据重庆市公务用车改革方案的要求,铜梁区共统计参改车辆610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保留383辆,保留率62.7%,其中执法执勤车167辆、机要应急车119辆、综合行政执法车72辆、特种车23辆、实物保障车2辆。在明确执法执勤车、特种车、实物保障车、各乡镇(街道)及人大办政协办保留机要应急车由各权属单位自行管理使用的前提下,其余区级部门保留的89辆机要应急车(含区“四大办”用车18辆,其中含新能源汽车1辆)由铜梁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建立跨部门公务用车服务平台,按“五个统一”管理使用,通过平台建设,实现“管理平台化、平台信息化、车辆标识化”,真正做好便捷派车、高效用车、透明管车、有效督车。平台功能已实现车辆用车信息全程在线记录,实时掌握公务用车事由、轨迹、里程等信息,准确记录车辆维修、年检、违章、费用支出等详细内容,定期统计车辆使用次数,运行费用,实现对公车运行的全过程监控。
一是统一调度。从2016年7月1日取消车辆封存停驶起,除主要领导实物保障车外,铜梁区63个参改区级部门(含“四大办”)用车均通过电话、网络及手机APP等方式由跨部门公务用车服务平台统一调度使用。除重大、紧急、特殊情况外,各单位当日用车原则上不得超过1辆,保留有综合行政执法车的单位原则上不得再申请使用机要应急车。
二是统一监管。2016年7月,严格按照采购程序对89辆机要应急车安装中国移动公司车载OBD系统即卫星定位系统系统,从使用状况、行车路线、停放地点、违规驾驶等多个方面对车辆进行24小时监督管理,同时,安排专人对卫星定位系统系统运行及监测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有效杜绝公车私用、接送上下班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是统一维修。铜梁区跨部门公务用车服务平台成立之初,联系区内三家一类定点维修企业对平台车辆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查出故障立即处理,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建立由故障检测、市场询价、审批送修、修完复核等程序组成的公务用车报修制度,通过价格比较、零配件真伪查询、结果复验、旧件回收等方式进行严格管控,有效降低公务用车维修费用。另外,由铜梁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会同铜梁区财政局、铜梁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维修企业6家、保险企业2家,将全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及区属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在定点范围内择优选择送修、投保企业,对公务用车维修、保险进行规范管理。
四是统一加油。结合油点布局、服务态度等情况,择优选定中石油为平台车辆的指定加油点,一车一卡,刷卡加油。同时,明确要求不得使用油卡购买非油类用品,每次加油必须严格进行登记,每月底将加油情况结合行驶里程单车核算百公里油耗并公示,对油耗情况异常的通过调取监控进行核实,确保每一升油都用在公务车上,严格控制车辆油耗。
五是统一停放。分别在铜梁区委、区政府设立集中停放点,除值班车辆外,其余车辆必须在指定地点停放。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系统设置电子围栏,不在围栏划定范围内停放的车辆系统将自动报警。同时,铜梁区公车平台组织人员在双休及法定节假日对车辆停放情况进行抽查,确保车辆停放安全。
除跨部门平台严格统一管理外,对全铜梁区所有保留车辆进行有效监管。各部门、乡镇(街道)保留的131辆公务车同步安装车载OBD系统;全区保留车辆实行标识化管理,除沿用已有标识车辆外,共张贴“公务用车”字帖129辆,喷涂“综合执法”字样27辆,经审核暂不实行标识化管理36辆,实现标识化车辆全覆盖;在平时和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采取重要路段设点、实地明察暗访、抽查卫星定位系统系统等方式进行随机抽查,未发现接送上下班及公车私用等违规违纪行为。
二、 保留车辆综合使用
除区主要领导的实物保障用车外,其余区级领导、所有区级部门用车均通过跨部门公务用车服务平台进行统一调度使用。截至2017年6月底,共累计调度车辆16498台次,日平均用车约75台次;同时,为保障正常公务出行需求,成立区过渡性服务中心(即铜梁区瑞程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在取消车辆中划拨45辆公务用车到过渡性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供各镇街及部门租赁使用,按需调度,有偿服务,服务价格统一核定,透明结算。弥补临时性公务用车需求,截至2017年6月底,该中心共累计出车4894台次,日均出车15台次,公务出行得到双重保障。
三、公务出行保障有力
按照重庆市车改总体方案和区车改实施方案规定,对公务交通补贴范围内的公务出行,由平台进行审核并统一调度安排用车,确保重要、紧急、远距离等符合条件的公务出行用车需要。在根据工作需要派车的同时,对出差地在同一线上的安排组合乘车,调度返空车开展就近接送,有效整合并节约了资源,也保障了区级部门、乡镇(街道)的用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