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体制改革 > 半月改革动态

半月改革动态(2020年5月1日—5月15日)

发布时间:2020/05/19
来源:体改司
[ 打印 ]

  一、改革总体部署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内防反弹工作。黑龙江、吉林等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要有针对性加强防控措施。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社区防控,做好核酸检测排查等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武汉联络组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北京市要加强全国“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指导学校细化复学防控方案,保障师生安全和健康。要有针对性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健全陪护和探视管理,有序恢复正常诊疗秩序,切实防范院内感染。

  会议要求,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各地要认真汲取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地区的教训,举一反三,对本地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的,要严肃处理。要针对夏季天气特点完善防控要求,教育引导群众科学防护。

  会议强调,要针对境外疫情的新情况新趋势,采取更加灵活管用的措施,强化外防输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持续做好对境外我国公民的关心关爱工作,加强边境地区、口岸城市卫生检疫和隔离观察救治能力建设。要继续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会议强调,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要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支持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推出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稳企业保就业力度。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各部门围绕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精准有力及时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减免;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减免各类企业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上半年达6000亿元,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惠及8400多万职工;免收收费公路通行费1400多亿元,降低电价气价上半年为企业减负670亿元。实施降准释放1.75万亿元资金;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激励国有大型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增加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等,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2.85万亿元;对11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超过1万亿元贷款本息办理延期还本或付息。加大对春耕生产、畜牧业发展等支持力度。上述举措的积极成效正在显现,复工复产正逐步达到正常水平,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

  会议强调,要把做好“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进一步落实落细已出台的支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各项政策,让企业得到更多实惠,稳定就业岗位,减轻疫情对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保障基本民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围绕疫情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短板领域,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建设,用好已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紧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破除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准入障碍,带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完善对外贸易政策,加快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会议要求,要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诉求,及时推出和完善相关政策。一是针对目前疫情尚未过去的情况,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所得税,延长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相关税费政策实施期限。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延长免征增值税时间。更大力度帮助企业渡难关。二是在年初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1.29万亿元基础上,再按程序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新增限额,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三是强化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措施。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其多渠道融资,并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

  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部门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工作;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

  会议指出,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都要列席或旁听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会议,认真听取并及时回应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这是政府接受人民监督、增进和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今年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形势,做好政府工作更要汇聚代表和委员的众智众力,切实把他们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政策成果,促进破难题克难关。考虑到目前仍处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特殊情况,要创新听取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的方式,通过视频、电话、网络等了解代表和委员反映的实情,尤其是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根据全国两会有关安排,会议确定,一是统一安排有关部门通过视频连线,旁听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各个小组会议直播,全程听取意见建议。对涉及本部门职责的,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并作出答复。二是各部门均要成立由部门负责同志牵头的两会工作专班,设置代表和委员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值守接听。对代表和委员来电认真记录,在大会闭幕前予以说明和答复。三是国务院办公厅要收集和梳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简报中涉及政府工作的事项,认真研究代表和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对需要办理的要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并督促做好反馈答复。对社会普遍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各部门要及时研究和回应。通过上述工作和认真办理代表委员提案建议,使政府工作更充分体现民意,提高工作水平。

  会议强调,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更大。“六保”针对的都是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是直面和克服困难挑战的积极举措,政府责任很重。必须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守住“保”这一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实现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为此,要加大宏观调控对冲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货币、社保、就业等政策合力,围绕“六稳”、“六保”实施更加精准的调控。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完善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机制上多下功夫,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通过扩大开放,在促进与各方合作共赢中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能。

  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做好电力业务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在上海市、湖北省、浙江省、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开展电力业务许可、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告知承诺制试点。

  《通知》要求,要按照“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围绕“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服务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探索建立“诚信规范、审批高效、监管完善”的告知承诺许可审批新模式,持续推进“简化许可、深化信用、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积极探索推行许可告知承诺制,发挥试点区域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经验,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5月9日,民航总局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将近年来已经开展或正在推进的改革举措以制度形式予以固化,将民航在疫情防控中对行业治理的探索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明确工作原则、制度要求和工作方向,为进一步复制推广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提供了依据。

  《细则》是民航总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民航领域的具体实施,是民航领域下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公平、开放市场环境的重要抓手。

  《细则》对市场准入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精简优化审批、行政审批“证照分离”改革、市场主体需提供的“证明”事项清理、投资审批改革等内容做了细化规定。着眼于政务信息化、公开、规范化三个方面,对逐步实现政务事项网上办理、政务数据信息互联共享、电子证照及电子印章建设等内容,打造公开、透明、高效的民航政务运行体系进行了明确。在信用监管、双随机监管、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做了细化规定,为民航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三、地方改革

  近日,湖南株洲市印发《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评估验收工作方案》、召开评估验收工作部署会,启动“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评估验收工作。

  长株潭城市群于2007年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年是两型社会建设改革收官之年。本次评估工作将以构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长效机制、重点领域取得重大改革突破、向全国复制推广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率先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等四个方面为重点,系统梳理实施情况,认定和固化改革试验成果,总结提升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挖掘改革试验的典型案例。

  该市将主要围绕“5+2”工程(“5”指两型改革、两型城镇、两型产业、两型环境、两型文化,“2”指两型示范区建设和长株潭一体化)相关内容,对各项建设、改革举措和主要任务的进展、成效、问题进行评估。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