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信息
特 刊
半月改革动态
(2011年4月16-30日)
一、总体改革部署
4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会议确定了2011年改革重点工作。一是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出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在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二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科技、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开展省直接管理县(市)试点。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推进国有农场、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个体工商户条例》公布。《条例》鼓励、支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一是取消了暂行条例规定的一些不适当限制,为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如取消了对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人数的限制,取消了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的身份限制,放宽了经营范围,取消了个体工商户管理费。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扶持、服务措施,如明确规定登记机关办理个体工商户年度验照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条例》在规范个体工商户经营行为方面也作出明确规定。《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三、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建设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转变,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成为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应用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二是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快建立现代生产体系;三是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加快建立现代经营管理体系;四是以信息化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和安全生产水平;五是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六是推动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七是提升信息产业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能力,促进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八是提高行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意见》还部署了创新“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等主要措施。
四、金融体制改革
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按照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监管标准统一性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明确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并根据不同机构情况设置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5%、6%和8%;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若出现系统性信贷过快增长,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为防止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的过度积累,《指导意见》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不得低于4%。二是建立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体系,在我国现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提升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有效性。三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并根据经济周期、贷款质量和盈利状况,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的亲周期性。此外,《指导意见》从市场准入、审慎监管标准、持续监管和监管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有效性的一整套措施。
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卫生部召开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2011年重点改革任务工作部署会。会议指出,2011年是完成三年医改任务的攻坚之年,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试点城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和有利条件。会议强调,要把握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一是要完善规划调整机制,优化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二是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三是推进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四是推进医药分开、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五是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六是实行上下联动,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七是改革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会议指出,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要把握若干重要关系。要按照“两发展两控制”的原则,即有利于公立医院规范发展、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水平、有利于控制医疗机构规模不合理扩大和技术盲目使用、有利于控制医药费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要正确处理好全面落实便民惠民措施与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两方面任务的关系,依靠综合改革的推进建立便民惠民的长效机制。要在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地方实际情况选择重点任务,务求取得实效,要把握好坚持中央顶层设计和鼓励地方大胆探索二者的关系,在不违背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地方特点的改革模式、政策措施和推进路径。
六、流通体制改革
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启动。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2011年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等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探索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通知》明确,试点工作要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高起点、高效率,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产销链条稳定、通畅的现代流通发展模式;加强政府引导,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通过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引导,调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现代流通积极性。《通知》确定了2011年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三项任务:一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打造稳定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产销链条。三是推行农产品品牌化和包装化。
七、地方改革
吉林省出台政策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吉林省从今年开始实施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吉林省对于初创企业,实行2年筹备期制度;对初创小型企业,由注册地政府按注册资本金的30%—50%给予补助。新创办的年营业收入12万元以内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3年内地方税收实缴部分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助;国家级和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免收。同时,吉林省还将减轻建筑业中小企业的税负,对符合条件的外向型企业给予所得税减免政策。
江苏省下发意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江苏省对规章一般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规范性文件自发布起有效期一般不超过5年。此外,政府规章实施满1年,应开展执行情况检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生的政府规章实施满3年、规范性文件发布满2年,应依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意见》提出,建立专家论证、公众参与、专业组织评测等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今后,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都要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是否为绝大多数群众接受,是否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等。同时,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要选取1~2件直接关系民生、对经济社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行政决策进行重点评估。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以及行政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领导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江西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4月2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动员大会,启动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力争到2012年底在全省国有林场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下发的《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全省将按照“以人为本、转型定位、稳定权属、解决社保、化解债务、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林场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