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评估督导 > 评督经验

吉林省发改委深入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督导检查推动项目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31
来源:评督司
[ 打印 ]

  2022年第三季度,吉林省发改委采取抽调人员、交叉互检、量化打分的方式,对全省2020-2021年度10个专项的105个项目进行现场督导检查,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实践检验了《吉林省政府性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及其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为后续加强项目督导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科学谋划、注重统筹是搞好督导检查的前提

  坚持科学谋划。疫情过后,为稳住经济大盘,我委牵头组织开展全省稳投资攻坚项目踏查行动,省委书记、省长、其他省级领导分8个检查组,现场督导项目开复工情况,高位推动项目建设。我委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高度,科学谋划本次重点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充分考量项目数量、区域分布、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等因素,从9个市(州)58个县(市、区)抽取10个重点专项105个项目。精心设置考核指标。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设置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责任落实3项一级指标及13项二级指标、50项三级指标,依据重要程度赋予相应分值,对单个项目进行量化评价,使检查评估更加科学、公平。注重统筹协调。为推进形成发改系统上下联动监管格局,抽调各市(州)发改委从事监管工作业务骨干和下属单位专业财务人员16人(次),检查前进行业务培训,并选取长春新区5个项目进行检验性打分,统一评价标准,力争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通过集中督导检查提高监管能力。

  二、严密组织、公正评价是搞好督导检查的核心

  主要采取“五步法”:第一步,听取汇报。听取建设单位负责人简要介绍项目基本情况,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开复工、完工情况以及存在困难、下步打算等。第二步,查阅资料。重点检查项目前期手续、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建设内容、建设进度等有关资料。第三步,核查账目。查看账户管理、专款专用、规范使用和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和支付进度情况。第四步,踏查现场。现场查看项目施工进度、投产投用情况,检查建设地点、内容、规模是否发生改变,评估实物工作量,与情况介绍和项目资料形成对比印证。第五步,反馈确认。对发现的问题逐条反馈项目单位,明确整改要求,同时听取项目相关方人员意见并签字确认,确保公平公正。

  三、跟踪整改、解决问题是搞好督导检查的要害

  坚持立行立改。采取边检查、边指导、边整改的方式,在规定时限内督导问题125个,推动中央预算内资金及时支付,有关项目及时开工、完工。坚持以点带面。结合前期督导检查情况,专门下发通知,明确自查内容,指导各地发改部门对2020-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展全面自查,据实填写自查清单,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推动问题解决。实现信息共享。将各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实反馈给相关业务处室,使业务处室更加精准掌握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加强日常监管,并为今后投资计划安排提供重要依据。

  四、奖优罚劣、激励约束是搞好督导检查的保证

  加强总结分析。检查结束后,全面客观总结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责任落实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搞好排名通报。对各市(州)评价得分情况进行排名,向各地发改部门印发督导检查情况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注重结果运用。对项目建设好的地区,视情在下年度投资安排上予以倾斜,对问题较多且整改不力的地区,采取暂停、停止拨付资金,调减后续投资安排等措施,形成严格的激励约束机制。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