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十月 正是秦皇岛抚宁区万亩生姜丰收的时节,挖姜、去茎干、整理、搬运……金色大地上到处是姜农忙碌的身影,收获的喜悦挂在脸上。
“今年种了30亩生姜,受天气的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好在目前价格还算理想,批发价格每斤在3块钱上下,比去年高出了一倍多。”留守营镇官庄村生姜种植户张中革说,“总体算下来,30亩生姜去了成本,今年预计能有20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在抚宁区崔庄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成营介绍,近年来他们合作社引导姜农种植优质无公害生姜,推行标准化管理,今年的生姜每亩产量在8000斤左右,预计亩收益2万多元。
2021年,抚宁全区蔬菜播种面积11.65万亩,年产量50.54万吨。以生姜、番茄为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万亩以上的集中种植基地,其中生姜面积1.52万亩,产量5.92万吨;番茄播种面积1.51万亩,产量7.94万吨,特色种植呈现区域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抚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姜主产区分布在留守营镇、抚宁镇等,种植品种主要以绵姜为主,每年4月份种植,当年10月份上市,因所产生姜具有姜片大、纤维少、姜味浓等特点,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近年来,随着生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区正逐步推行“生姜轻简化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有机肥作为基肥和配施生物菌肥、促进土壤修复;引进生姜生产专用机械设备和研发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技术;着重推广“两深一浅”生姜夏季防雨避涝减灾等新生产技术,平均亩产提高27%,用工量减少25%。优质生姜先后获得“生姜——中国原辅料种植基地”“河北省生姜种植基地强县”“中国生姜之乡”等荣誉称号。生姜种植已成为抚宁农业产业化的一张名片。
据介绍,抚宁区有近40年的生姜种植历史,主产区分布在留守营镇、抚宁镇等。当地优越的土壤环境、宜人的气候为生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为促进全区生姜产业健康发展,形成市场竞争力优势,初步建立、形成了以生姜种植、生姜产销合作社、生姜加工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今后将走出一条“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生姜发展新路子。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