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重点建设

污水治理“壮起来”,乡村面貌“靓起来”

发布时间:2021/09/30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以前我们这里没有搞污水处理的时候,污水都排出道路,很脏。污水处理项目搞好后,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罗家村支部书记曾明祥说,“你瞧,现在连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内都青草依依、鱼游水中。”让直排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起来“变身”,可谓是“美貌与智慧并存”。

  一、统筹协调,“高出一筹”

  作为抚河源头所在地,江西省广昌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率先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作为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的重要抓手,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保护考核制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编制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规划、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摸底和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任务。近两年来,广昌县在确保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正常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PPP模式,成功实施了总投资2亿元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该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额约1.3亿元。目前已建成各类农村污水处理设施69座,建制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53% ,居全省前列,广昌县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示范县。

  二、污水治理,“独树一帜”

  为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广昌县2016年在驿前镇集镇投资18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规模为300吨/天,工艺为FMBR膜技术处理的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为活性淤泥曝气处理,然后经过膜过滤。FMBR膜技术处理工艺能耗较高,吨水能耗在1度电左右,并且该项目负荷运行5-6年,需更换罐体内核心设备-FMBR膜,更换一次约40万元,年综合运行费用约为13万元。2017年,广昌县综合考虑出水水质、运行费用、后期管护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开展实地调研、专家论证、技术比选,从众多的技术方案中最终确定采用“高负荷地下渗滤处理耦合系统”在驿前镇高虎脑投资90万元建成了驿前镇高虎脑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处理规模为100吨/天,工艺流程为“污水--格栅--沉淀--厌氧--调节--渗虑系统--人工湿地--除磷系统--排放”,原理为滤料拦截吸附和微生物转化,微动力通风供氧,吨水能耗小于0.1度电,且不需更换耗材,若以日处理300吨生活污水满负荷运行计算,年运行费用约为4.9万元。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这项技术,通过渗虑系统结构、滤料配方、运行模式和集成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从其技术特点、工艺参数和应用情况来看,更适用乡镇和农村小型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三、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以绿为底,山水生金。谁能想到,几年前还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光景,在科学治水的助力下,一汪清水,芳草如洗成了农村污水处理站的日常,污水处理站“变身”为一个个小景点,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散步的好去处。下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盘棋”,绘就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一幅画”,织牢生态环境建设“一张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带来的不仅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更有来自农民自身的变化。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农民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许多农民的环保意识正在觉醒,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图景正逐步在广昌呈现。 

                                                                                                          江西省广昌县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