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重点建设

重庆市渝北区推进现代山地高效特色 农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7/13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地处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条山脉,是典型的“三山夹两槽”地势,“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的南丘陵地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民大量外出务导致农劳动力缺乏土地荒芜、农业效益低、农产品品质低突出问题。为探索破解这些难题,渝北区以“六改”促“六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景观化、智能化、组织化、品牌化、信息化”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转变,以产业振兴带动渝北农村实现全面振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渝北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产业结构调优了,生产成本下降了(劳动力成本降低2/3),劳动效率提高了(人均管理面积提高5—8倍),耕地面积增加了(平均增加7%—10%),农业经营效益整体提升,初步实现了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一、“零改整”:变零碎地块为成片土地。面对丘陵山区地块分散、面积偏小的情况,按照“集中扶持、连片整治”的思路,采取“水平条田、坡式梯田及梯台地块”的形式,整村推进土地宜机化整治,将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零碎的地块集中连片整治,配套建设田间耕作道、灌溉排水、农田配电等基础设施,建成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地块小变大、弯变直、零变整、互联互通,改变了土地零散分离、地块大小不一的格局。

  二、“坡改缓”:变“肩挑背磨”为机械耕作。按照地块单块长度不小于30米、台面宽度不小于4米、高度不超过2米的标准,集中整治梯台地块,将单块旱地纵向坡度控制在5%以内、横向坡度控制在3%以内、下地坡道坡度控制在25%以内,再按照上垄体底部宽2—3米、顶部宽1.5—2.5米、垄体高0.4—0.6米的标准起垄,两垄之间修建2—4米宽的机耕道,并在合适的位置预留足够的机械回转空间,实现大中型农业机械直接下地耕作、播种、管护、收获。成立专业农机操作手队伍、果园专业化管理队伍,实现机械化耕作、管护,改变了“肩挑背磨”的传统农耕方式。

  三、“劣改优”:变低效作物为高效品种。渝北背靠千万级人口大都市,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消费潜力,将目光瞄准发展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的经济作物,融入“林区即景区”的思路,横平竖直、整齐划一栽种特色经果林,建设现代化水果示范基地。在行间套种大豆、荞麦、土豆等经济作物和时令蔬菜,改变了以种植低效作物为主的传统产业模式。

  四、“瘦改肥”:变滥施化肥为精准施肥。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在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控、节水灌溉等环节,推行绿色生产技术,主推“有机肥+绿肥”“生物农药”等模式,大力推行科学精准施肥到田,推广覆绿固氮、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严格控制化学农药施用量,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变了随意播撒、滥施化肥的农业生产陋习。

  五、“租改股”:变简单流转为股份合作成立村级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家庭为单位,按照1亩土地为1股的方式计算土地股,支持农户1股土地配1股资金,资金入股数不高于所持有的土地股数,土地股和资金股统一核算,累计作为农户占股数,集体股不低于合作社股份的20%。通过股权认定明晰股权关系,以股权为纽带,农户与合作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的格局,改变了村民仅靠简单流转土地获得微薄收入的困局。

  六、“分改合”:变分散经营为集体经营大力推进“三社”融合发展试点,创新设置“一社三部”,在村级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下设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资金互助部,负责统一生产销售农产品、统一购买配送农资、统一管理入股资金、统一组织社会化服务等。以大盛镇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提出“821”集体经济分配模式,将经果林收益的80%直接分红给农户,剩余的20%归集体,用于果园日常管理、工资发放及面向村民作购买医疗、养老保险等集体公益事业再分配;果园行间套种作物收益的100%归村集体,再按股直接分配给农民,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户增收,也改变了村民“单打独斗”搞经营的历史。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