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重点建设

济宁市大力实施“三区同建”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全面竣工

发布时间:2020/12/14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梁山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是济宁市唯一沿黄的县,黄河自西北过境25千米,流经3个乡镇,其中滩区涉及2个乡镇、22个行政村、20436人。受自然条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搬出黄河滩、致富奔小康”成为滩区人祖祖辈辈的梦想。近年来,国家印发了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为济宁市全面解决黄河滩区群众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创造了难得机遇

  ——坚持人民至上,担当作为实施“三区同建”。为根本解决滩区水患问题,济宁市、梁山县紧紧抓住中央实施黄河滩区迁建工程的机遇,在山东省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为民情怀,于2016年5月启动了黄河滩区迁建试点工程,并于2018年完成了3个村1713人的迁建安置;在此基础上,实施了迁建工程,将滩区所有村庄、全部人口整体迁出。

  为落实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加强对迁建工作的全面领导,济宁市、梁山县聚集各方力量,动员滩区群众主动参与,大力实施“三区同建”工程,将黄河滩内村庄全部外迁到乡镇驻地建设社区,配套建设家居产业园区,整合滩内土地,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居住社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同步规划实施,实现生活、生产、生态同步提升,“三区同建”成为济宁市、梁山县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生动实践和样板示范。山东省迁建办对梁山县“三区同建”的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认可和肯定,组织在全省学习推广。在2019年6月,山东省迁建办组织的中期绩效评估中,济宁市、梁山县均被评为“优秀”。

  ——坚持安居宜居,高标准建成居住社区。为保障滩区群众居住安全、生活便捷,投资22.43亿元建设了赵堌堆乡翠屏家园、小路口镇黄河新苑2处集中居住社区,新建安置楼266栋,配套建设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商业街、黄河文化馆等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92.47万平方米。为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投资2.77亿元建设2个自来水厂、1个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管网、“四好道路”24公里。迁建安置社区既能满足现代化生活需求,又体现传统文化特色,既是新型农村社区,又是城镇化的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回迁安置楼房已全部竣工,全面具备交房条件,提前完成了社区建设任务。刘灿东村等19个村相继完成选房、交房。济宁市梁山县即将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完成滩区居民迁建工作,滩区群众的千年“安居梦”即将实现。

  ——坚持宜业乐业,高质量打造家居产业园区为满足滩区外迁居民就业需求,结合滩区林木资源丰富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家居产业园区。产业园面积达7000余亩。按照“九通一平”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已建设园区道路20公里,服务中心1处,完成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目前,建成区达到了1200亩,厂房15万平方米,共入驻企业15家,年产值达30亿元,吸纳就业1000多人,每个企业均吸纳了贫困户就业。随着新的项目入驻,将为滩区外迁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坚持生态高效,规划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滩区全部居民外迁后,所有村庄拆除复垦,通过流转整合5.9万亩耕地,结合滩区生态优势,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采取“支部+合作社”模式,让滩区群众以耕地入股,既能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又能实现滩区群众租金、薪金、股金“三金收入”。聘请中国农科院编制了《梁山县黄河滩区循环型“新六产”试点示范区建设规划》,计划投资6.46亿元,重点建设粮食蔬菜种植、林下养殖、循环渔业、古村落、科技服务等8大基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集中流转土地2.5万余亩,建设小米种植基地1500亩,打造古村落民宿基地1处。华大农业、中化农业等知名企业已经入驻。

  山东省济宁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