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好国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近年来,太仓市先行先试开展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4个农民能管2200亩农地
成立于2010年的太仓市东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已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添置了大马力拉机、联合收割机、高效植保机、自动抛肥机、搂草机、打捆机、包膜机等现代化农机具100多台(套)。现在村里耕地有开沟平整机、育秧是工厂化集中育秧、插秧用插秧机、施肥靠自动化施肥机、打药有自动化植保机、收割有联合收割机、稻谷晾晒靠烘干机,在东林合作农场,由于实现了粮食全程机械化,并建设了育秧中心、农机库房、农机维修保养点等配套完善的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仅安排14个农民就可以种植管理2200亩农田。
截至2018年底,太仓市累计新增购置补贴农机具17524台(套),农机总动力21.12万千瓦,建成粮食烘干中心17个、育秧工厂17个,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4%;全市秸秆机械化收储能力达到5.5万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44%。2019年1月,太仓市获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荣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全国样板”。
蔬菜水果的生产也能全程机械化
近两年,太仓市以推进“两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在璜泾镇现代农业园建设了400亩露地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和150亩连栋大棚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引进了拖拉机、旋耕机、精量播种机、蔬菜移栽机及配套育苗设备、菠菜收获机、自走式搬运机、粉碎机、包装机及多功能堆肥机等一系列国内外先进机械设备。2019年,又在璜泾镇荣文村、永乐村建设两个总面积约400亩的林果生产机械化生态示范点,以种植面积较广的桃、梨为主要示范品种,按照种植、中耕除草、施肥、植保、修剪、采收、田间转运、枝条粉碎还田的循环模式,完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配套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同时加快林果机械生产社会化服务队伍组建步伐,积极开展林果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为周边林果种植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目前示范辐射面积达1000亩以上。
打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现农业服务“一站式”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现象日益突出,粮食晾晒所需的大量人力难以寻觅,晒粮所需的土地也日趋紧张,太仓市把粮食晾晒环节作为完善农事综合服务的突破点,早在2013年,浏河镇祥江农机专业合作社就引进6台烘干装备,近年来,该镇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包括工厂化育秧中心、耕种、植保、收割、秸秆收集等现代农机装备、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大米精加工中心、农机维修中心等,为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各环节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从全市来看,太仓市大力支持农机服务主体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划建设集中育秧、农机具存放以及农产品产地储藏、烘干等设施和区域农机维修中心。截至2019年8月,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建成区域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0个,拥有烘干机械270台(套),日烘干能力达3134吨;烘干机房面积1.85万平方米,粮食仓储设施面积1.4万平方米,农机库房面积4.87万平方米;工厂化育秧设施面积18.5万平方米,服务土地面积4.99万亩。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全面推开,为周边合作农场、种地大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新装备展示、新技术示范、农机维修保养、对接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提高了全市的农业生产效率,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江苏省太仓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