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重点建设

洪泽区农委:深化农业改革 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8/09/29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近几年来,洪泽区农委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深化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突出农产品公用区域品牌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升级版。

一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深度开发。组织23家农业龙头企业参加第二届江苏优质稻米博览会、首届长三角(上海)品牌博览会、第四届江苏省优质农产品(南京)展销会、淮安市首届食品博览会等。岔河镇获批味稻小镇苏油大米获江苏好大米十大创优品牌岔东大米特等奖景穗有机米获金奖禾采大米获银奖。开展洪泽大米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在南京、常州等地开设农产品旗舰店、专营店、加盟店5家,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创新试点成效显著。在朱坝、岔河、三河等镇(街道)落实政府购买水稻集中育供秧服务6.36万亩。水稻主要病虫草害机械化统防统治作业服务21.25万亩次。在岔河镇东陈村、滨河村集中连片区域落实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7100亩,总投入资金510万元,被列为区政府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创新建立的“12345”五步工作法及“32455”运作管理模式等试点成果被农业部《农村工作通讯》、省农委《农业农经工作简报》宣传报道,并在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32455”运管模式被省委农工办作为改革试点典型案例推荐上报农业部。20171214日,新华日报以《蹄疾步稳探新路 深化改革谱新篇》为题,对我区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工作进行了报道。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走上快车道。新推广优质稻米品种南粳9108”32.26万亩,建成优质稻米基地37.85万亩,稻田养虾、稻田养鸭等生态种养及绿稻轮作推广面积达5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3500亩。新培育重电生态园、琪元生态农庄、好人家生态园、福麟湾休闲农庄等休闲观光经营主体4个。

四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全面铺开。深入开展“263”专项整治和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省级示范区4万亩,集成推广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持续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在全区范围内建立重金属国家控制点6个,省级控制点6个,对监控点土壤重金属开展长期监测;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占比90%以上;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5%,确保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发放2018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按照统一标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共计发放补贴资金近5000万元,补贴总面积达到41万亩。

五是农资市场、农产品质量监管重拳出击。上半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39人次、监督检查农资生产经营门店268个次,抽检样品44个,立案查处农资案件4起,接处投诉举报6起。完成农产品速测样品1162个,国家农产品例行检测采样2批次,市级48批次,区本级44批次,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