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重点建设

寿光市瓦子桥村:欠款收上来民生新改善

发布时间:2018/08/31
来源:农村经济司
[ 打印 ]

这两天,寿光市田柳镇瓦子桥村的村“两委”“接二连三”地开会,会议内容就是针对下一步安路灯和低压线路改造。就在一个月前,这些事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原因是村里没有集体收入。而现在,着手这些安排是因为村里的综合治理搞得好,尾欠清缴得当,村里有钱办实事了。

瓦子桥村是寿光市田柳镇的一个小村,120户人口。但“欠债”却不少,多达90户,占总户数的四分之三。“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旧账,要清缴这部分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辉之说道,上世纪90年代,村里90户村民所欠农业税、修路集资、特产税、承包费等费用达到14万元。“时间比较久了,清缴起来有些麻烦。”李辉之说。

但是,欠债总是要还的。借着寿光市在全市开展农村综合治理的东风,在镇党委的指导下,瓦子桥村制定了详细的尾欠清缴方案,从7月中旬开始宣传发动,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走访,发动村民主动去村里“对账”。“虽然每一份账都清清楚楚的记录在‘案’,但是,村民都有攀比心理,你不交,我也不交。”李辉之说,而且因为时间久远,强硬清缴容易激发村民的不良情绪。“清缴工作要想破题,就必须先以几户村民主动上缴为突破口。”李辉之带领村“两委”成员先去了几户老党员家里,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这几户村民带头全部缴纳。

王希容,76岁的老党员,无经济来源,以低保为生。记录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他欠农业税4000多元。这次,村“两委”成员登门来访,经过详细解释,老王二化没说,主动还上了旧债。杨国安,68岁,是村里的清洁工,收入微薄。他欠村里不到1000块钱,这次村里一广播,他主动上缴了欠款。

事情说明白了,做起来就简单了。90户村民的工作,在短短几天时间就做通了,瓦子桥村14万尾欠已经全部清缴完成。

“欠款收缴完成,我们先用来还债。”李辉之说,2012年村里修路占了村民的地,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也占了一部分,还有污水沟补偿,这几项所欠村民的3万元款项,全部还清。

接下来,就是民生事业的改善。这些年,瓦子桥村一直持续不断地改善基础设施,修路、修排水沟、绿化,一样没有落下。“但是还是有短板,这两天,我们打算用结余的钱,用于村内路灯安装和低压线路改造。”李辉之表示。

 

寿光市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