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重点建设

寿光市“三位一体”发展渔业助力乡村振兴

2018/06/11 农经司

今年以来,寿光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模式,通过发展工厂化养殖、推行“协会+渔户”无缝对接以及加快传统养殖转型升级等“三位一体”措施,促进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渔业总产值5亿元。

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打造乡村振兴渔业样板

近年来,寿光市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和地下卤水资源发展海水工厂化养殖,走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精养化发展的道路。寿光市先后鼓励一些具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发展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养殖,目前养殖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并推广废水循环利用,大力倡导节水型渔业养殖新技术,成为寿光市水产养殖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和新的增长点。

寿光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提高标准化渔业产业层次,引导企业多方面突破,采取地热资源或者用电采暖,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实现了养殖废水园区“零排放”,今年引导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1.5万平方米,使全市渔业标准化养殖车间突破7万平方米。

协会+渔户无缝对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强养殖户的团结协作,寿光市实行专人抓靠,组织养殖户到广东、江苏等地学习先进养殖管理经验,并将养殖户组织起来,协助成立了寿光市第一个渔业养殖协会。

协会成立后,立即开展相关工作,组织会员到江苏如东考察学习协会的运作模式和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举行了协会第一个年会,通过引导将国内规模化饲料、苗种、药物、微生物制剂企业吸引到协会中来,并通过协会,与苗种、饲料、微生物供应商洽谈,在质量、价格等方面都得到很大优惠。协会作为平台将养殖户组织起来,增加技术交流,同时与青岛水产研究所、海南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密切合作,进行长期的技术攻关合作;协会的运作实现了养殖户的抱团发展、共同受益,提高寿光养殖户对外影响力和抵抗风险能力,促进养虾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

以项目争取为引领加快传统养殖转型升级

成功争取了300万元的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500万元的标准化池塘改造项目和200万元的休闲渔业公园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中,项目的争取为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开展试验推广,将寿光成熟的蔬菜拱棚技术引用到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试验发展拱棚养殖与苗种培育结合的模式,操作得当的话,估算一年能养3茬,解决了工厂化养殖高投入的问题,这样可以在寿北偏盐碱的地区进行大规模推广,促进寿北农民增收。

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要求,寿光市新建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和池塘,对园区内进行硬化和绿化,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此外,充分利用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进行布局,实现园区内养殖用水阶梯式循环多次利用,即实现养殖节水、降低成本,又使养殖排放水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寿光市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