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干旱,如何靠设施农业破解农业“靠天吃饭”难题?8月14日,记者在江津区现代农业园区锦橙公司橘香四季项目基地看到,整个育苗区域全部实现了智能灌溉。工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操作系统开关,就能实现橘苗的全方位浇水灌溉,不仅节约水资源,还节约人力成本。
“智能灌溉系统采用水肥一体灌溉模式,节约三分之二的用水,每年每亩田地能节约各种费用400余元。”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锦程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该系统可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分别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实时监测林田含水量,把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水根据最科学的配方进行灌溉。
智能化喷灌系统的建成投用,锦程公司并不是个例。在现代农业园黄庄村,记者看到,一排排钢架大棚,看起来轻便而结实。里面的各色蔬菜瓜果长势喜人,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在温室大棚内,一个个悬挂式的小花洒,出入口连着大水管,门上和地上都有阀门。喷灌上浇叶子、滴灌下润土地,每个棚有开关。一打开总开关,龙头就自动放水浇灌,既有效抗旱,还能节约水资源。
智能灌溉系统,是典型的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设备。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大资金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有力推动了全区设施农业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运用高科技手段,让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仅现代农业园区就有两江艺农、津地禾、创丰、乐勤、蓝色精灵等10余家农业企业用上智能喷灌系统,这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限,而且在‘抗旱’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