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建党百年的喜庆,浙江被赋予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面对崭新的历史考卷,丽水市启动产业促共富、建设促共富、帮扶促共富、农村改革促共富、数字促共富五大促共富行动,以厉行“丽水之干”奋力书写丽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篇章,让农村群众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一、农业高质高效
近年来,丽水市以创建全国领先的品质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实施“六业千亿”培育计划、“对标欧盟·肥药双控”新三年行动计划和“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计划,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强化创新引领发展,打响丽水“山”字系品牌,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为奋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山区特质、丽水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山区样板提供有力支撑,增添“三农”风景。
目前,全市乡村产业总产值达880亿元,已形成九大农业主导产业,培育了茶叶、食用菌、高效笋竹林3个百亿级产业和48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丽水山耕”农产品年销售额超百亿元,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榜首;“丽水山居”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市民宿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泉”成为GEP向GDP转化的经典案例;“丽水山景”成为都市人的“诗与远方”。
二、乡村宜居宜业
近年来,丽水市以创建全国领先的“花园乡村先行地”为目标,在全省率先谋划“花园乡村”建设,全面打造浙江“新时代美丽乡村”丽水版,精心作答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学浙江,浙江怎么办”的“丽水答卷”。在传承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基础上,编制《丽水市花园乡村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发布《花园乡村建设指南》《花园田园建设指南》《花园庭院建设指南》三大配套标准。制定“花园乡村微改造正负面清单”和“微改造工作导则”,以“微改造、精提升”手段,打造花园乡村“十带风景、百村示范”。
截至目前,全市已创成208个花园乡村,其中50个精品花园乡村,实施微改造项目732个,谋划投资额千万元以上的“双招双引”项目57个,涉及投资额69.97亿元,有效推动科技、资金、人才、项目等要素向乡村合理流动,撬动乡村“二次开发”,全域打造充满活力、蕴含魅力、富有张力的花园乡村。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数字化重塑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整体智治。全面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率先在全国成功探索出“解危除险”“小县大城”“众创空间”“幸福社区”四个维度的农民异地搬迁县域实践模式,推动全市15万群众彻底远离危险、彻底摆脱贫困、彻底恢复生态。
三、农民富裕富足
近年来,丽水市以创建全国领先的“共同富裕幸福园”为目标,深入实施“八个万元”系列富民增收行动,统筹抓好政策惠农、产业强农、就业富农、帮扶助农、改革促农等各项措施,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37元,同比增长7.8%,增幅全省“十二连冠”。全面打赢低收入农户同步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坚战,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4元,同比增长15.5%,增幅全省“五连冠”。成功举办全国扶贫日浙江主场活动。全市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无就业家庭“四个清零”任务,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深入推进“消薄”工作,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86个,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300个,总收入达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行政村400个。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