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文登:文旅IP小镇来了一群“新村民”

发布时间:2021/09/08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士学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久享“文登学”美誉,这里就是威海市文登区。

  这座东方康养福地,曾荣获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等一系列殊荣,一直以来是令人向往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登区以前所未有的谋略,健全体制机制,增强旅游发展内驱动力;完善政策体系,保障全域旅游落地落实;提升公共服务,推动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构建供给体系,满足全域旅游市场需求;重视资源环境,引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以文旅融合为引领,构建起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特色品牌引领 创新文旅立体融合新模式

  初秋时节,在文登区大水泊镇耕读小镇里,顶尖院校的教授在组织文化活动,首屈一指的学者专家开堂授课,誉满国内外的顶尖设计师改造农房,第一届中国原创动漫展在这里举办,中国围棋进乡村计划从这里起步,清华大学来和它“结亲”……

  一个不足4万人口的胶东小镇,在3年多的时间里,20多位名校博士、教授,400多名高层次人才成为该镇“新村民”,吸引社会资本2亿多元,打造20多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并将“铸魂”理念贯穿于每个环节,提高村民参与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村庄颜值,带动产业发展。

  在文登,像大水泊这样的特色小镇不在少数。以创新为引领,文登区打造了耕读小镇、春分小镇、西洋参小镇、红色小镇等一批文旅IP小镇特色品牌效应,旅游业散发出强大活力。

  塑造文旅IP的同时,文登区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更是直接拉动消费。“我们建立非遗传习馆,引导鲁绣、胶东花饽饽、糖瓜等传统手工技艺形成非遗品牌。”文登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一个个“文登礼物”特色文旅商品品牌逐渐打响,列入“好客山东”品牌体系推广,成为游客来威海以及文登旅游的必选物品。文旅立体融合赋予文登全域旅游发展新的核心价值。

  打造特色品牌,创新动力来源于人才。为此,文登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探索实施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打造栗景休闲生态农业、耕读小镇、昆嵛山生态经济样板片区等市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推广示范片区。

  挖掘本土资源 打造多元旅游新业态

  走在文登区,连珠园、理琪园等红色主题公园里处处充满生机,天福山红色旅游景区、威海红色胶东馆等红色纪念馆里是前来学习的团体,红色初心游、红色研学游等多条红色文登旅游线路引来游人不断。

  作为革命老区,为更好地传承弘扬“红色胶东”精神,文登区创新打造了“红色胶东”旅游新模式,坚持组织、文旅、党史、教体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按照“1+N”红色旅游发展布局,以天福山红色旅游景区为中心,联动全区115处有重大影响的红色印迹,推动红色旅游全域化发展。

  红色旅游名气日渐响亮的同时,康养旅游也逐渐成势。文登区紧扣市场需求,挖掘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养生资源,布局康养文旅产业,发展“温泉、田园、滨海、生态、医疗、养老”融合的特色康养项目,建设文旅融合的康养旅游基地。

  在实践中,文登开发了系列康养旅游拳头产品,包括5处天然喷涌温泉为优势的温泉康养游,以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为载体的生态养生康养游和运动休闲康养游,以西洋参原产地和2处三级甲等医院为依托的中医药康养游等,将康养旅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打响“康养福地”品牌。

  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和交通也为文登旅游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如今,陆、海、空立体交通设施完备,青威高速、荣乌高速四通八达,济威铁路、莱荣高铁穿境而过;周边两小时车程内,有5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和3个国际机场;城区2060平方米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旅游集散、旅游咨询、综合服务等功能……在打造多元化旅游新业态时,文登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推动全域旅游共建共享。

  旅游富民 带领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今年,借助威海市文旅惠民消费季平台,文登区在第十七届威海(文登)昆嵛山樱桃节活动期间推出4轮樱桃免费品尝券抢购活动,1.9万张消费券极大带动了消费者的热情。这种通过政府补贴引导游客消费的方式,有效带动了昆嵛山餐饮民宿和旅游商品销售,增强了村民靠旅游致富的决心。

  每年4月,文登区葛家镇谭家口桃花节都会吸引大批游客,而今年举行的2021第五届威海葛家镇谭家口桃花节显得格外隆重。游客们徜徉于万亩桃园,赏景踏青、运动养生、拥抱自然,品味人文之美,体验乡村风情,尽享花海飘香,过足了瘾。

  葛家镇西谭家口村“农户+产业”经营模式,是文登区模式创新“旅游富民”新实践的生动体现。依托千亩桃园打造“桃域”主题综合园区,文登区葛家镇成功举办了5届“世外桃源 乐享葛家”桃花节。2016年以来,桃花节期间累计接待10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民宿、乡村旅游发展。

  米山镇西山后村“农户+合作社+公司”生态旅游开发的发展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带动村民年均增加收入3000多元。龙山街道王家疃村依托南洋农场景区,配套特色餐饮、农家乐,走出一条“农户+景区”的扶贫富民之路,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旅游富民来自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来自于文登区生态环境整治常态长效优化管护制度。“为了保护生态资源,我们启动了历史文化遗迹、古村落、古树名木等普查、建档立项等工作,对慈口观、万家村等百年古村落进行保护,有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文登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文登区实施精致城市战略,坚守资源与环境保护底线,涌现出山泰生态园、栗景新天地、秀山公园等多个生态治理和景区建设的典范,引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