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灵寿县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助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

2021/08/09 农经司

  2019年3月,灵寿县经国家发改委批复纳入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单位我县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重大机遇,坚持把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按照“一中心、两走廊、多基地”的总体布局,全面提升核心区指导服务功能,依托滹沱河、磁河观光大道,大力发展农业与观光采摘、餐饮接待、特色农产品加工深度融合的新业态,积极培育红薯、桃、桑葚等规模化基地,努力构建特色产业链条完整、功能拓展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优布局延伸产业链,构建全域融合新格局。针对县域地形轮廓呈条状、山区丘陵平原地貌并存这一特点,着眼全域、统筹谋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原则,确定“一中心、两走廊、多基地”产业布局,实施总投资40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县域全覆盖。一是做强“一中心”辐射带动。以县城和经济开发区为中心,投资8.85亿元,实施互联网双创大厦、新加坡丰树现代供应链产业园、电商示范平台、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搭建覆盖农产品基地的物联网平台、可追溯平台、电商服务平台和农业大数据中心,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二是畅通“两走廊”串联带动。投资14.79亿元,建成河北大道灵寿段、磁河大道两条观光路,沿观光路两岸实施投资近10亿元的旅游项目,带动周边176个行政村发展观光采摘、餐饮接待、订单农业等产业。三是连点“多基地”示范带动。依托红薯、桑葚、食用菌、茶叶等特色农业资源禀赋,高标准打造狗台顺明仙桃谷、塔上红薯、南营茶叶、青同桑葚等多个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调优调特农业种植结构。

  (二)坚持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走出转型升级新路径。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由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延伸,旅游业向旅游产品加工、特色农业种植、观光采摘和带动群众就业延伸,实现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一是探索“一产向后延”模式。一产做优,发挥红薯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优势,积极推广先进技术,组织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保障农户收益;二产跟进,组织专业团队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包装,并对农产品加工项目提供资金、用地、贷款等优惠政策,培育了河北昂丰、灵寿丰沃、河北图略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产提升,统一建设电商销售平台,培育地标产品,大幅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构建农户种植、企业加工、平台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二是探索“二产连两端”模式。依托果桑深加工基地,建设桑葚饮料果汁、桑叶茶生产线,带动周边村形成3000亩的规模化果桑种植园,并建设规模化养殖场,促进一产发展;依托桑叶种植园、桑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桑蚕文化园,发展生态餐饮、采摘观光、休闲旅游等旅游服务业,带动三产发展,打造集种植、加工、采摘、休闲观光、餐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三是探索“三产向前连”模式。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持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五岳寨、水泉溪、秋山3个4A级景区和锦绣大明川、漫山花溪谷等一批景点,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强县转变。结合旅游业发展,包装推出具有灵寿特色的腌肉、茶叶、甜玉米等产品,吸引游客购买消费,带动食品加工发展。同时,随着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大,农户主动扩大茶叶、甜玉米等种植,带动农业发展。

  (三)坚持以价值链筑牢利益链,开创共建共享新局面。通过订单合同、流转聘用、股份合作、服务协作等利益联结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成果共享。一是实施“订单农业”,让农民在价值链前端受益。河北益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方式,把丝瓜络产品原料基地建到田间地头,企业制定产品标准、行业标准,并免费进行丝瓜种植技术培训,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统一产品回收,降低农户种植风险,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和收入水平,带动53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被评为“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优秀案例”。二是实行“流转聘用”,让农民在价值链高端受益。引导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土地入股龙头企业,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并优先推荐土地流转农户就业,在保障农户获得稳定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通过就业拓宽增收渠道,让农民在二、三产业上分享更多收益。目前,全县红薯产业流转1万户农户土地5万余亩,亩均收益增加1200—1500元,带动3200余名农户就地就业。三是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民在价值链全链受益。依托漫山花溪谷景区,鼓励周边村庄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景区收购茶叶、鲜花等农产品,加工成旅游商品销售;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在建筑等行业就业,支持有技术资金的农户在景区或周边发展农家乐、餐饮住宿等方式,实现1800人稳定就业,帮助人均增收8300—30000元。特别是南营乡车谷砣沟域成立联合党总支,与正定塔元庄村合作,采取“村两委+合作社+旅游开发公司+农户”四位一体合作经营开发模式,村民全部入股,建设“中国·车谷砣康养旅游度区”项目,实现整个沟域全面振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不足800元增长到2020年的9000余元。两个乡村旅游发展案例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二、取得成效

  通过近一年来的积极探索和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形成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框架。培育了狗台仙桃、塔上红薯、南营茶叶、青同桑葚、马家庄葡萄等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建立健全了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延伸了产业链条,推动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电商物流、观光旅游等农村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形成特色产业链条完整、功能拓展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灵寿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入选,是全市唯一入选县。

  河北省灵寿县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