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绿色资源成百姓致富资产

发布时间:2021/08/09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近日,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四屏镇青堰村插旗山脚下的双生别苑农家乐内,店主陈徳昌从一大早便开始忙碌,不时接到客人预定吃饭和住宿的电话。临近中午,陈德昌农家乐的两层楼8个房间就已经全部住满,此时双生别苑气温26摄氏度左右,而江津城区的气温已达到35摄氏度,山上山下气温相差10摄氏度。

  双生别苑民宿是四屏镇党委政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关注焦点之一。双生别苑农家乐位于双胞胎村,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超90%,山清水秀,空气宜人,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紧邻四面山景区、双生广场、望夫台等著名景点,夏季凉爽,平均气温25摄氏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在这里,不仅可以度假休闲,还能品尝到当地的富硒腊肉、土鸡等特色农产品。

  像双生别苑这样的特色农家乐,四屏镇还有20多家,另有乡村高端民宿10家。近年来,该镇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目标,利用背靠四面山5A级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全面完成青堰村乡村规划编制,着力打造凤尾环线乡村旅游经济带。沿线栽植特种桃花5000株、中国红樱花8000株,形成近20公里的特色景观大道,打造上档次、高品位的度假乡村旅游,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该镇集养生养老、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综合体已初见雏形。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度假康养片区、文旅片区、休闲运动片区三大度假特色,让广大游客在远离喧嚣的环境中“亲近山水、记住乡愁、放松自我、享受生活”。

  与此同时,四屏镇还将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针,引导鼓励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懂营销的市场主体,采取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实行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依托野田、津侨、阿宝农场等龙头企业,推进“千亩计划”建设(千亩茶园、千亩菜园、千亩果园、千亩田园和千亩绿色生产),探索“民宿+特色农业”模式,打造“四面茶谷”,发展富硒水稻、高山糯玉米、小水果等种植,集山水特色小城镇观光、主题体验游憩和生态度假休闲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一个与自然相容共生的自然生态居所,让四屏绿色资源变成百姓致富的资产。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