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基地+企业+农户”模式 石蟆镇蚕丝被热销

发布时间:2021/06/24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这是我接到的第二十份蚕丝被订单了,开了一个好头!”石蟆镇金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桑农业”)的负责人朱代金兴高采烈。

  2019年初,为了带动乡亲共同致富,长期在外打工的朱代金决定回乡种桑养蚕。在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的支持和帮助下,朱代金以“基地+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蚕桑产业,建立石蟆镇第一个种桑养蚕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村民种桑养蚕。目前,种桑基地扩大至近2000亩,创新采用“循环种桑、立体养蚕”的模式,蚕棚规模达4000平方米,年出产10批蚕茧,产量超8万公斤,产值达400万元。同时,该基地带动当地600多名村民种桑养蚕。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值,朱代金到浙江、福建等地考察后,投资100余万元建设蚕茧加工房,引进蚕丝加工设备,并聘请专业技师进行技术指导,对蚕茧进行独立加工,去年年底成功生产出了石蟆镇第一条蚕丝被。

  今年的蚕丝被价格和去年持平,最高可卖到800元一公斤,每床被子的价格在1600元至3000元之间。今年蚕丝被上市后就陆续接到全国各地的订单,大多数是老顾客介绍新顾客来购买,大多数销售到深圳、上海等地,深受顾客欢迎。

  朱代金表示,接下来,他将开通网上销售模式,将优质蚕丝被销往全国各地,带动更多农户参与桑蚕产业,踏上“土地流转有租金、就地务工有薪金、订单销售赚现金”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值得一提,石蟆镇桑蚕基地今年5月份被江津区评为科普基地,将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蚕桑科普活动科普活动,领略蚕桑文化。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