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如皋市如城街道长港村:鲜花开满地,百姓日子美

2021/04/20 农经司

  “我们六七十岁的人了,一天还能挣到60多块钱。在这里十几个人一起工作,采采花、聊聊天,蛮开心的。”春暖花开,如城街道长港村鲜花种植基地的非洲菊迎来了采摘期。大棚里,五颜六色的花卉开得灿烂、甚是好看,当地的群众们正忙着采收菊花。

  一株株非洲菊长势喜人,亭亭玉立。工人们在花海中来回穿梭采摘,一派菊香人欢的丰收景象。“以前种田的话收入不高,除去人工成本、机械收割、农药化肥等,我们一年一亩地只有700多元的利润。现在,土地流转费一年一亩地就1000多元了,我们来打打零工,还有工资拿。”今年68岁的朱玉兰是长港村村民,家与基地的直线距离不足50米。从2019年6月鲜花基地建立之初,朱玉兰就来到这里务工。“以前在厂里工作,每天工作量大。老伴生病卧床,我每天两头跑比较辛苦。到这里以后就轻松了,几步路就到家,完全可以两头兼顾。”

  “基地占地五十亩,有80个左右的大棚,主要种植非洲菊和白菊,销售给如皋、海安、泰州、东台等地的批发商。”鲜花基地的负责人魏巍告诉记者,以往人们对花木产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盆景及观叶植物。近几年,消费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花木产品正在由群体消费、节庆消费向大众消费、日常消费转变,消费者生活化消费观念日趋成熟,鲜切花市场供不应求,基地也吸纳了不少当地村民在这里就业。“我了解到,在我们如皋种植非洲菊的人不多,本地的鲜花批发商每次都要到外地进货,很不方便。后来想着自己种,因为非洲菊价格便宜、运输简单,所以很受市民朋友的欢迎,销量不愁。”

  因为温度控制得当,棚内四季如春,基地种植出来的非洲菊不仅品相好,而且成活率高,年产值在80万元左右。清明前后,非洲菊销量大涨,基地也比往常更忙碌了。“现在天气逐渐转暖,大棚里温度太高,这几天正组织工人把大棚上的三层薄膜拆卸成一层,降降温。”

  近年来,长港村创新农业种植结构,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效益农业发展。鲜切花产业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成为了长港村推进乡村振兴的“美丽”产业。“我们长港村是个纯农业村,以前土地种粮,不管是秸秆禁烧还是人工巡查,村里压力都挺大的。后来我们就积极协调村民,帮助承包户扩大土地流转面积,积极促进鲜花种植。美化村居环境的同时,又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帮助百姓致富,两全其美。”如城街道长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赟赟说。

  江苏省如皋市发展改革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