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区人力社保局获悉,在重庆市公布的第二批专家服务团名单中,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关胜村魔芋种植项目在列,这是该区连续开展的第二届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层项目。该项目旨在加强乡村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乡村振兴群众身边“带头人”。
近年来,江津区紧扣落实乡村人才振兴目标任务,坚持 “精准选派”与“积极回引”共同发力,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乡村振兴的“顶梁柱”作用,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
鼓励专家服务基层激发乡村振兴自主动力
农民既需要有人面对面讲理论,也需要手把手教技术。
2019年,全市开展第一批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层项目。李市镇洞塘村成功对接市农业科学院专家,为当地花椒种植产业把脉献策,开展花椒田间植保技术推广、机械化采摘及花椒烘干技术示范,培训人员120余人次,培育了一批花椒种植“新农人”。
同时,该区还充分发挥市农科院农业技术资源,集聚专家团智力、科技、平台三大优势,以“引智育才解惑增收”为目标,聚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人员培训,培树特色品牌,聚力助推乡村振兴。
发挥英才科技优势 为乡村振兴增添技术引擎
2016年,江小白公司入驻江津黄庄现代粮油科技示范园,从单纯酒的生产、销售,到发展酿酒高粱种植。
示范园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建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产业化联合体机制,实现了机制转换与技术推广全面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目前建成面积达到1万余亩,建成专业合作社3个,成为江津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示范园技术带头人蔡国学新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名家名师,其创新提出并推广的“高粱-油菜轮作种植”耕作制度,根据江小白川法小曲清香型白酒工艺对高粱品质的要求和江津丘陵区的温光水热资源状况,对酿酒高粱选种、机械化播种、增产保收进行反复试验。
最终,三年年该区建成高粱-油菜轮作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片5万亩,高粱平均亩产突破380公斤。
聚焦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引育并举为乡村振兴赋能
扩大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保障乡村公共服务人才。
2020年,全区提供基层岗位300余个,选拔紧缺实用人才285名;回引返乡创业农民工220名,带动就业551人;建立农村本土人才库,实现全区167名本土人才到村挂职。
去年来,该区推进高校毕业生新录(聘)用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定工资政策落地,基层事业单位评聘职称免考计算机、外语,且考试取得职称专业降低标准划定基层合格线,并切实保障乡村人才待遇,形成人才往乡村聚集机制。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下一步,该区将持续发挥人才兴产的重要作用,建好“人才库”,用好“智囊团”,提升“硬实力”,优化“软环境”,全力纵深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牢人才振兴抓手,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