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农业农村经济 > 乡村振兴

住房安全有保障 精准扶贫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0/12/31
来源:农经司
[ 打印 ]

  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贫困户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数据揭示了重庆市江津区脱贫攻坚住房保障工作的历史性成就:2016年至2020年,市级下达该区目标任务9314户(C级2972户、D级6342户),拨付补助资金11107.8万元。江津全区实际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883户(C级3719户、D级9337户、无房或者垮塌3827户),拨付补助资金46502.67万元。

  从土房到砖房 圆了“安居梦”

  石门镇石笋山村72岁的村民蹇三林乐是建卡贫困户,老伴、大女儿于多年前相继患病去世,他独自居住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土瓦房子里,靠低保维持生计。

  经过专业机构鉴定,蹇三林的老房子属于D级危房,纳入该区农村危房改造范围,必须拆除重建。2017年,当地政府安顿好蹇三林的住处后,拨款3.5万元作为新建房子的资金,并请来建房工匠,进行拆旧建新。一个多月后,一栋90平方米的新房拔地而起,有厨房、餐厅、客厅、卫生间、两间卧室。从此,蹇三林不用担惊受怕了,过上了安稳舒适的生活。

  改的是房,暖的是心。近年来,江津区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特别是2016年以来,该区精准识别危房改造对象,积极与扶贫、民政、残联、审计等部门对接,对危房改造对象进行比对核准,确认全区危房改造对象,并按照“早动员、早部署、早实施、早惠民”的原则,及时组织召开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会,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动态清零行动方案,圆了贫困户的“安居梦”。

  从施工到检查 吃下“定心丸”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良心工程,如何把住质量关,让群众住上放心房?江津区石蟆镇专门成立了农村工匠协会,专门为农村危房改造服务。危房改造过程中,施工队先要垫付钱,等房子建好了,通过村、镇以及区级有关部门的验收后,政府才付钱。这三级检查组均严格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标准进行验收,要求施工队改造的危房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高度不低于3.3米,四边檐口不低于80厘米,同时要将水电安装好。凡是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整改。目前,该镇已完成并入住第一、二批危房改造任务433户;完成第三批危房改造任务76户(未入住);第四批危房改造正准备施工。

  这只是江津区农村危房改造按照标准严格验收的个例。近5年来,该区各镇街切实履行农村危房改造主体责任,把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作为当前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逐户逐项巡查地基基础、承重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围护结构、建材质量等,现场检查重要施工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措施。同时,严格配套功能,确保通水、通电、有厨、有厕,将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作为验收合格的重要指标,确保实现危改竣工验收即具备入住条件。

  此外,该区还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各镇(街)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确保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同时,该区指导各镇(街)将农户档案信息及时录入《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农户档案检索系统》,做到有档可查。 

  下一步,该区将按照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整改,严把质量验收关,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做好危房改造政策宣传和信息公示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对危房改造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切实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从杂乱到整洁 打造“美丽乡村”

  走进江津区先锋镇金紫村,不禁被这里的生活环境所吸引:一栋栋新房子就像珍珠般散落在村里各个角落,一条条水泥路就像白丝带般将这些“珍珠”串联了起来。很难想像,这里以前是一个贫困户集中的脏、乱、差村子。

  据了解,金紫村是先锋镇贫困户最多的村,也是危房改造相对集中的村。为了改变这个村子的整体情况,先锋镇对金紫村13户贫困户的C、D级危房进行了改造,确保村上每位贫困户都住上了舒适安全的新房子。

  新房子只是解决了贫困户住的问题,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才能真正提高贫困户的生活品质。他们先后在村上修建了健身器材,增加了垃圾集中堆放点,并号召当地村民每天及时清理垃圾、清理池塘沟渠、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积极引导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转变生活方式,增强环保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金紫村家家户户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村上的贫困户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更是赞不绝口。

  不仅仅是金紫村,全区各镇(街)都在改造农村危房的同时,进行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从解决人居环境问题入手,该区各镇(街)实施了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等6项重点工程,紧抓“村庄清洁行动”和“示范整治”,按照生活实用性、乡土艺术性和旅游观赏性的建设标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完整地保留农耕文化特色,实现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与旅游发展需求的同步匹配,呈现出精致的现代乡村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成为游客们向往的旅居目的地。

  如今,一幅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居宜业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