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入驻灌南第一天的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队长、灌南县委副书记张跃峰表示:“来了灌南就是灌南人,我和队员们已经做好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准备,要一道与灌南人民同呼吸、肩并肩、共奋进,共同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
据了解,今年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的17名工作队队员来自省级机关、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苏南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区等16个后方单位,其中3人留在省里进行相关帮扶,实际上到灌有14人。自今年3月份进驻以来,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队员们努力克服人头不熟、语言不通等因素,来到地方后,他们积极联系后方单位,明确了出资任务。累计落实到位资金6211万元,其中“五方挂钩”后方单位帮扶资金实际到账2095万元,超过了1820万元的省定出资任务。实施50个帮扶项目,其中工作队出资的项目有26个,总投资2000多万元。
“虽然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后方单位经营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仍然克服重重困难,尽最大力量支持帮扶工作。”张跃峰介绍说,如苏州的太仓市、姑苏区各出资500万元,交通控股的出资任务是100万元,但实际拨付了470万元。除了省定出资任务,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还积极争取额外资金,如省住建厅机关党委对口捐赠宋集村5万元,协调省建筑行业协会向北陈集捐赠17万元,太仓市城厢镇对口捐赠苏口村30万元等等,这些资金虽然都在省定出资任务外,但都用于灌南县帮扶工作。
2019年灌南县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省级重点帮扶县“摘帽”。“做好脱贫户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成为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主要任务。产业扶贫是深化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造血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此,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发展产业类项目3个、基础设施类项目15个、就业服务类项目1个、民生济困类项目2个、配套服务类项目5个,这些项目年底前全部要建成投用。
沟东村是汤沟镇为数不多的产业项目不上规模的村,要想村集体收入有所增加,把多年的外债解决,必须靠优质的产业项目,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队员、汤沟镇党委副书记、沟东村第一书记龚霄鹏经过多次与后方单位协调,决定投资300万兴建厂房。“正好利用汤沟镇建工业园区的机会,把厂房建在里面,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也可以就近打工,也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目前厂房地基已经打好,钢架全部竖起来了,大概再有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封顶,12月底前工程能全部完工对外招租,预计带动周边300人就业,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龚霄鹏介绍说。
“新安镇袁闸村地处城郊结合处,交通便捷,目前投资的300万3000平米标准厂房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建成后将对外招租,租金归苏口村、袁闸村集体所有。”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队员、苏口村第一书记卜春春介绍。据了解,目前省委驻灌南帮扶工作队基本上在每个镇都紧盯标准厂房建设,有的在村,有的依托工业园区,厂房建成后由镇村进行招商发展不同的产业,收益由镇统筹分配给各个薄弱村,这是确保各个薄弱村稳定增收的一个好途径。
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还结合灌南县菌菇产业发展优势,多次与菌菇龙头企业江苏丽莎菌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洽谈,计划通过工作队出资、企业建设运营的模式,在助力菌菇产业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扶贫就业岗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同时企业受益7%-8%归村集体所有。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又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时间紧任务重,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从3月份来到灌南后,一直挂图作战,把好各环节关口,积极做好项目跟踪监督,定期通报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帮扶资金安全和绩效最大化,通过产业扶贫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根本上保证村民依托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
江苏省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